第八节
退让原则与博弈论
在人际交往中,矛盾与冲突是伤害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元凶。这些冲突,由于双方采取的处理方式不同,而有三种不同的结果,即双方互不相让,矛盾激化;一方让步,避免矛盾激化;双方都让步,矛盾和解。
夫妻俩共同观看电视时,由于兴趣偏好不同 —— 一方热衷于足球赛事,另一方则喜欢听音乐。这时可能会面临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双方各坚持己见,你不让我看足球,我也不让你听音乐,双方互不相让而陷入僵局,最终选择关闭电视。第二种情形则是一方让步。你看足球,我到其他地方听音乐,或你听音乐,我到其他地方看足球。第三种情况是双方各退一步,两人一起先看足球然后再一同听音乐。
这些场景不仅在家庭生活中屡见不鲜,同样也广泛存在于职场协作与人际交往之中,体现了个体差异下寻求共识的重要性以及处理分歧时的多种策略选择。无论是采取直接对抗、各自为政还是达成共识的方式,关键在于如何平衡矛盾冲突。
有人把博弈论引入人际关系,认为“人们之间的相互矛盾和相互冲突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一种博弈关系。矛盾冲突的结果有三种情况,博弈也有三种类型:负和博弈、零和博弈和正和博弈”。下面我们根据这三种关系来解释并说明人际交往中的一些问题,也许对我们人际交际有一定启发。
以下是三种常见的博弈类型及其特点:
一、互不相让的“负和博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由于双方在交往过程中存在冲突和矛盾,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最终导致双方都不愿意让步,从而使交际活动无法顺利进行。这种结果不仅使双方的初衷未能实现,反而造成了双方的损失,形成了所谓的“两败俱伤”的局面。在博弈论中,这种情况被称为“负和博弈”。
以夫妻关系为例,如果双方在观看电视节目的选择上互不相让,最终可能导致电视关闭,双方都无法享受娱乐时光。这种情况下,你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我的情感也受到了影响,双方的愿望都没有实现,剩下的只有生气和冷战,这对夫妻感情造成了不良影响。由此可见,负和博弈的结果是双方都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收益,甚至可能损失更多。这种情况只会加剧双方的矛盾,使双方的关系更加紧张。如果是初次相交的朋友,因为一次负和博弈而受到伤害,可能会选择不再继续交往;即使是长期的朋友,频繁发生负和博弈也会导致关系逐渐疏远;对于夫妻来说,如果经常出现负和博弈现象,感情自然受到影响。
二、一方让步的“零和博弈”
零和博弈是指一方的收益等于另一方的损失,即总收益为零。例如,两个合伙人共同经营一家企业,其中一个合伙人试图独占所有利润,这将导致另一个合伙人的利益受损,虽然短期内看起来某个人获得了利益,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行为会破坏信任关系,最终可能导致合作的破裂。因为这个独吞他人利益的人,会让更多的人不愿意也不敢和他交往,他失去了做生意的那份诚信。
三、互惠互利的“正和博弈”
正和博弈是指博弈双方都能从中获得利益的情况。在这种博弈中,参与者通过合作来实现共同的目标,从而实现双赢或多赢的局面。
有这样一对夫妻,妻子半身瘫痪,勉强可以拄着拐走路,丈夫是个聋哑人,但他们生活得很幸福。例如,他们要去城里买东西,这个聋哑丈夫一定会骑着三轮车,让妻子坐上,到了要买东西的地方,妻子坐在三轮车上谈价钱购货物,他们从来没有发生过争吵。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虽然都有残疾,但却能默契配合,所以他们生活得十分快乐,这倒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大本领,而是因为他们能互相弥补缺陷:妻子走路不方便,丈夫却有强健的身体;丈夫不会说话,妻子却有很好的口才。由于他们能取长补短,因此,他们在一起仍生活得十分幸福。这种在交际中能互利互惠的情况,便是“正和博弈”。
无论是负和博弈、零和博弈还是正和博弈,退让原则都是化解冲突、促进合作的关键。它教会我们在面对矛盾时,不仅要有争取的勇气,更要有放下的智慧。退让不是软弱,而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选择,它让我们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找到一条通往和谐与共赢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