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为本书所做的思考可以追溯到很久之前。这番思考有一部分是来自我早先对于讨论人类需求与福祉的哲学的兴趣,以及苏塞克斯大学的研究生导师约翰·梅菲姆(John Mepham)和杰弗里·诺威尔·史密斯(Geoffrey Nowell Smith)给我的鼓励。从那时起,我关于消费和环境政治,特别是围绕“另类享乐主义”的论点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与伦敦城市大学的哲学家和我在欧洲转型研究所的研究同仁的讨论。2004-2006年,我承担的“另类享乐主义,消费的理论和政治”研究计划,获得了经济和社会研究协会/艺术和人文科学研究协会针对“消费文化”项目的资助。我很感激这项资助,同时也感谢这个研究计划的共同研究者琳恩·托马斯(Lyn Thomas),她不仅提供了媒体支持,而且全程给予我思想支持和友谊。我同样要感谢“消费文化”项目的负责人弗兰克·特伦特曼(Frank Trentmann),感谢他有益的意见和建议,以及他在编辑上的协助。
我同样应该提到,在受邀担任客座教授或向会议提交论文的过程中的讨论给我的启发。邀请我的学校包括阿姆斯特丹大学、伊斯坦布尔比尔吉大学、哥本哈根大学、布达佩斯科维努斯大学、科罗拉多矿业大学、汉堡大学、爱尔兰国立大学戈尔韦和科克分校、林雪平大学、明斯特大学、奥洛穆茨帕拉茨基大学、奥斯陆大学、塔林大学、都柏林三一学院、斯德哥尔摩大学、乌普萨拉大学、乌得勒支大学。在英国,我要感谢以下院校:巴斯温泉大学、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布莱顿大学、伦敦大学金匠学院、东伦敦大学、爱丁堡大学、兰开斯特大学、利物浦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纽波特大学、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罗汉普顿大学、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沃里克大学、坎伯韦尔艺术学院、(达廷顿庄园的)普利茅斯艺术学院。我还要感谢环境、食品和乡村事务部的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蛇形画廊,韦尔科姆研究所,白教堂画廊。在这里,我特别感谢安德烈亚斯·马尔姆(Andreas Malm),他最初对我的工作感兴趣,并邀请我2011年到瑞典隆德大学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自然维度整合研究中心(LUCID Research Centre)担任客座讲师。由此,我与隆德大学,尤其是普芬道夫高等研究院建立了宝贵的关系。2014—2015年,我在普芬道夫高等研究院担任“可持续福祉”研究计划的客座研究员。我尤其感谢当时的院长苏内·苏内松,研究计划的协调者马克斯·科克和奥斯卡·蒙特,我的共同作者玛丽亚·埃米琳,以及所有参与这项研究的人。我同样感谢现在的院长安-卡特琳·巴克隆德对我的持续关心。
我要感谢沃索出版社的罗西·沃伦,她首先说服我继续对另类享乐主义的写作。我要感谢我的编辑约翰·梅里克,他满怀热情,给予本书有益的指导。我的女儿马迪·赖尔在某些方面提供了极好的建议和补充,6岁的外孙卡斯帕·罗亚-赖尔不是很看好创作本书的必要性,但他总体上对本书还是宽容的。如果有一个人是最应该感谢的,那就是马丁·赖尔。他一如既往地证明他是一位杰出的编辑,不停地找出我的论点的混乱之处,删除无用的修辞,改善我那笨拙的表述。鉴于他在多年围绕本书核心话题的讨论和共同写作过程中已经熟悉我要说的一切,他的所作所为更加令我感动。
罗德梅尔
2019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