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熟悟经旨,融会贯通
刘伯又说:“我之前一直在我们那边的医院看病,加重的时候,医生就给我开抗生素,我看得多了,自己在家里也知道怎么吃,一开始有用,但现在怎么感觉越来越镇不住了。”他的语气里充满了担忧。
“放心,我来。”老师安慰道,“伸舌头看看。”
看完舌苔,再把完脉之后,老师心中已有了处方,却不紧不慢地向我们提问道:“肺气虚的临床表现是什么?”乍听之下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我却没能答全。“咳嗽无力,气短而喘,动则尤甚……”老师一一念了出来。虽然我们都知道老师背书的功底是惊人的,中医基础知识自不必说,就连《温病条辨》《临证指南医案》也是张口即来,但每每亲眼见到还是十分惊叹。老师这样做绝不是为了彰显自己,而是他非常重视中医经典的研读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对他的学生,也就是我们在打基础的阶段同样要求练习背功,这样在临床治病时才能得心应手。
老师进行完简单的四诊后就念出了处方。刚入门时,我总是把精力集中在这些方药上,经过师兄师姐的提点后我才发现也要着重听老师问患者的话,问诊的过程透露出了老师的辨证心路历程。由于时间的原因,老师不会把每个患者的四诊信息都说与我们听,望诊对于拥有几十年临床经验的老师来说可能就是几秒钟的时间,患者一进来,抬头一望,很快就会产生一个总体印象,如寒热虚实、病情缓急等。当然老师有时候会提问我们,尝试引导我们去发现这些患者的问题所在。老师常常让我们仔细观察患者的头面部,很多经脉都分布在面部,所以面部可以反映一个人脏腑气血的虚实。正常人的脸上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的,也就是说黄里面应该有血色。刘伯的脸色偏黄,皮肤不润泽反而偏糙涩,反映出来的就是一种肺脾气虚的表现。有一些小孩,他的病历写着多少岁,但实际看上去并没有这么多岁,面黄肌瘦,头发稀疏枯黄且没有光泽,大部分小孩不用问就知道是疳积。还有一些中青年女性患者,她们的情绪比较烦躁,双侧脸颊明显潮红,呈现出一派肝旺的气象。由于我跟师所学不过一鳞半爪,所以对于老师的望诊经验不敢说略有所悉。
“你家里的那些抗生素不要再乱吃了。”老师认真嘱咐道。抗生素确实对细菌感染性疾病有效,起效也很快。所以老师并不反对在必要时借助抗生素。但是现在,抗生素的使用呈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新的抗生素使用不了多久就会产生耐药性,继续滥用下去,抗生素的发展前途不容乐观。病毒和细菌在中医的概念中就是邪气,人体有自己的抗病能力,即正气,正气可以祛邪气。抗生素的使用是一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它在杀菌的同时也会伤害人体正气,这是抗生素的缺点。临床上有不少来找老师看病的小孩,追问其病史,大部分存在长期滥用抗生素的经历,这类小孩大多体格瘦弱,面色青黄。
抗生素尚如此,那激素呢?激素也是西医的一大“神器”,具有抗炎、抗过敏、抗休克、退热、兴奋中枢等作用,激素对很多疾病表面上确实有很好的效果,一些医术不是很高明的医生就特别喜欢用激素。哮喘的患者一用激素,症状立马就止住了,效果立竿见影。但是用得多、用得久了,就出现了很多副作用。这是因为激素提前把肾脏封藏的元气调动出来救命,短时间内疗效是很神奇,但是从长远来看会导致元气大伤,百病丛生。我记得有一位肺间质纤维化的患者来找老师看病,是一位七十多岁的阿姨,自诉三年前开始出现咳嗽、气喘,两年前突然加重,去了当地的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用抗生素和激素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现在一直在吃泼尼松。可是一个月前又开始出现咳嗽、气喘,晚上睡觉不能平卧。患者平常比较怕热、口干、心烦少寐、大便难,她的脸也是潮红、微微浮肿且干燥脱皮的激素面容。患者原本病程较久,肺气耗伤太过,气虚导致津液生化无力,加之激素助阳生热易伤阴,影响阴精内敛,不能发挥其滋养的作用,从而导致肾阴虚,出现阴虚火旺的表现。除了肺间质纤维化疾病,还有许多其他疾病需要使用激素。一方面,在其他药物无能为力之时,激素如同救命稻草;另一方面,人们又忌惮于激素的毒副作用。很多患者会在老师开完处方之后询问可不可以继续使用激素,他们的心里大抵是希望不用的,只是碍于病情无法停掉。在老师看来,并不是不能接受激素的使用,如果使用恰当,不让它打破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中西医结合扬长避短未尝不是一种好方法。所以老师往往会规劝患者保持耐心,不要急于停用激素,并用中药帮助他们干预、缓解激素带来的副作用,慢慢减量,一步步地调整机体的平衡。
那么对于这些在西医领域只能运用抗生素及激素控制和缓解的喘证,中医应该如何发挥优势进行施治?应该认识到喘证是由肺虚感邪所致,痰浊内阻是其发生的内在因素,六淫承袭、饮食不节、情志受扰、劳欲过度都能成为发病的诱因,内外合邪,发为喘证。疾病早期大多以肺虚为主,发病到一定阶段会累及脾脏,使得肺脾两虚,到后期累及肾脏,脏腑之间互相影响,互为因果,最终出现肺、脾、肾三脏俱虚。唯有将病机把握准确,临床用药才能精准。
这些年来,刘伯的慢阻肺一直处于反反复复、迁延不愈的状态,其病机病理之状态较为复杂,常虚实夹杂,以肺为主病之脏,迁延累及脾肾,又有痰瘀伏邪在内,难以祛除,所以总是病势缠绵,反复发作。细细推详此次的发病过程,外来的风寒邪气侵袭刘伯的机体后,肺脏首当其冲,气机受到闭阻,宣降不畅,所以就会咳嗽、咳大量痰,长期胃口差、消瘦和脾胃运化不及相关,后期病性由气及阳,再加上刘伯已年过六十,肾气不充,阳气渐衰,从而造成脾肾阳虚,温煦失职,表现为怕冷、手足冰冷。此案的治疗方法要温清补泻兼施,融多法于一炉,急性期以宣肺化痰平喘为主,辅以温阳益气。等病情缓解、进入稳定期后,则以平调五脏为出发点,治以固护脾胃,益肺补肾,若后期病久,痰邪耗伤阴津,患者出现焦虑、烦躁等肝气不疏、肝阴亏虚之症,应当及时平肝养肝,滋阴润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