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齿苋
唐宪宗即位之时,西川节度使韦臬(niè)病逝,以刘辟为首的将领乘机叛乱,宰相武元衡被委任为西川节度使,前去平定叛乱。不料武元衡到任后不久,时值炎夏,他的胫骨上生出了臁疮,病情反复,虽经石礞等名医调治,也经久不愈,此事令他十分烦闷。一日,一位新来的小吏斗胆向其进言,说道:“下官有一方,专治多年恶疮,即便顽恶疮病,不过数次便会痊愈。大人您不妨一试。”
“方药为何?快快道来。”小吏答:“方也简单,采些鲜马齿苋,捣烂敷到疮口,每日换药就成。马齿苋遍地生长,可食用,亦有清热解毒,散血消肿之药性。”武元衡听了觉得不妨一试,结果如法应用了几次后,其腿上的臁疮竟然真的就渐渐痊愈了。一味简单的四处可见的草药,竟然解决了名医们都几乎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症,真是神奇!后来,对岐黄素有研究,同为宰相的李綘(féng)听说了此事,便把它载入其所著的医学专著《兵部手集方》中,流传了下来。再后来,到了明代,医药学大家李时珍据此把马齿苋“清热解毒,攻血消肿”之效写入了被后世称为药学巨著的《本草纲目》之中。
来源
马齿苋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 Portulaca oleracea L. 的干燥地上部分。
药材性状
本品多皱缩卷曲,常结成团。茎圆柱形,长可达30厘米,直径0.1~0.2厘米,表面黄褐色,有明显纵沟纹。叶对生或互生,易破碎,完整叶片倒卵形,长1~2.5厘米,宽0.5~1.5厘米;绿褐色,先端钝平或微缺,全缘。花小,3~5朵生于枝端,花瓣5,黄色。蒴果圆锥形,长约5毫米,内含多数细小种子。气微,味微酸。
性味归经
酸,寒。归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用于热毒血痢,痈肿疔疮,湿疹,丹毒,蛇虫咬伤,便血,痔血,崩漏下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