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枝头美味龙眼肉

拟人本草
龙眼肉就像是天生丽质的明星,有老天爷赏饭吃的那种,但她不甘于此,外表靓丽之余,又挖掘自身,成为实力派,在人体世界中从事补益心脾的工作。当心中惶惶不安、善惊易恐、多梦少寐之时,不妨来几颗龙眼,美味之余心有所归,妙哉妙哉。
一 缘起
龙眼肉,是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龙眼和荔枝都是中国南方具有特色的水果,龙眼古时又称为“荔枝奴”。明代王象晋有诗云:“何缘唤作荔枝奴,艳冶丰滋百果无。琬液醇和羞沆瀣,金丸的皪赛玑珠。好将姑射仙人产,供作瑶池王母需。应共荔丹称伯仲,况兼益智策勋殊。”龙眼肉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作用,尤其适用于心脾虚损所致的健忘失眠、心悸怔忡等。
中医方剂中的归脾丸、安魂汤、调气养神汤等,龙眼肉均有参与。它在水果界和中药界均享有盛誉。
二 前世
1.《理虚元鉴》
龙眼大补心血,功并人参,然究为湿热之品,故肺有郁火,火亢而血络伤者,服之必剧。世医但知其补,而昧于清、温之别,凡遇虚劳、心血衰少、夜卧不宁之类,辄投之。殊不知肺火既清之后,以此大补心脾,信有补血安神之效,若肺有郁伏之火,服之则反助其火,或正当血热上冲之时,投此甘温大补之味,则血势必涌溢而加冲,不可不慎也。
2.《本草求真》
龙眼气味甘温,多有似于大枣,但此甘味更重,润气尤多,于补气之中,又更存有补血之力,故书载能益脾长智,养心保血,为心脾要药,是以心思劳伤而见健忘、怔忡、惊悸,暨肠风下血,俱可用此为治。盖血虽属心生,而亦赖脾以统,思虑而气既耗,则非甘者不能以补,思虑而神更损,则非润者不能以济。龙眼甘润兼有,既能补脾固气,复能保血不耗,则神气自尔长养,而无惊悸健忘之病矣。按古归脾汤有用龙眼肉以治心脾伤损,义实基此。非若大枣力专补脾,气味虽甘,其性稍燥,而无甘润和柔,以至于极之妙也。
三 今生
龙眼肉的主要成分有龙眼多糖、维生素B 1 、维生素B 2 、维生素P、维生素C等,以及钙、镁、铁、锌、铜、锰等元素。动物实验提示,龙眼肉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焦虑活性,这正是其安神的主要机制。
此外,龙眼肉尚有抗应激、促进生长发育、抗衰老等药理作用。不过,它亦可明显降低雌性大鼠血清中催乳素的含量,可能影响产妇的乳汁分泌。
四 对话龙眼肉
小卫:龙眼肉可以养血安神,那荔枝可以吗?
龙眼肉: 荔枝没有安神的功效,不过,它也颇有食疗价值,更重要的是两者都足够美味。
小卫:龙眼肉好吃,那龙眼核有功效吗?
龙眼肉: 龙眼核的确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主要是理气定痛、止血、化湿。比如创伤出血、疝气疼痛、湿疮等,都可以运用。
小卫:龙眼肉适合哪一种失眠呢?可以长期服用吗?
龙眼肉: 本品适合虚证类,尤其是心脾两虚的失眠。它属于药食同源类,体质合适的人群可以长期服用,以增强体质。但外感期间,或痰湿体质的人群,则需慎重服用,或在医师指引下使用。
小卫:龙眼肉还有其他用武之地吗?
龙眼肉: 本品的主要功效是“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临床可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五 用法指引
1.龙眼酸枣茶
龙眼肉10克,酸枣仁10克。将龙眼肉和酸枣仁一起加入锅中,待水煮沸即可。主治心阴血虚导致的心悸、困倦、失眠等。
2.龙眼猪心粥
猪心250克,龙眼肉20克。将猪心和龙眼肉一起放入锅中,用武火将水煮沸后改为文火慢熬,直到猪心烂熟,然后调味即可。主治心悸失眠。
3.茯苓龙眼粥
茯苓30克,龙眼肉100克,粳米100克。将茯苓、龙眼肉和粳米加入锅中一起煮成粥,之后加入白糖调味即可食用。主治心神不安。
六 趣闻
古人食龙眼甚为讲究,其中一个食法是取坎纳离法。即五更放1枚龙眼入口,用舌、齿将肉、壳分开,吐核,细嚼如泥,连津吞,汩汩咽下。如此操作,共食9枚,需1小时许,服毕方起。然后在辰巳(7—1 1点)、未申(13—17点)及临睡时各吃一遍。每日4次,“痨症勤行,一月自愈”。
古代江南某地有一个钱员外,年过半百而膝下无子。钱员外连娶三房妻室,总算在53岁时得了个儿子。晚年得子,合家欢喜,便给他取名钱福禄。小福禄娇生惯养,又瘦又矮,10岁的他看上去仍像四五岁。远房亲戚王夫人对钱员外说:“少爷若要强身健体,非吃龙眼不可。”王夫人讲了有关龙眼来历的传说:哪吒打死了东海龙王的三太子,还挖了龙眼。这时正好有个叫海子的穷孩子生病了,哪吒便让他把龙眼吃了。海子吃了龙眼之后病好了,长成彪形大汉,活了100多岁。海子死后,他的坟上长出一棵树,树上结满了像龙眼一样的果子。在东海边家家种植龙眼树,人人皆食龙眼肉。钱员外立即派人去东海边采摘龙眼,并加工制作成龙眼肉,蒸给小福禄吃。小福禄果然身强体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