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西蒙东的个体化:个体化作为张力关系的化解
西蒙东的个体化理论较谢林的有更宽泛的意义,因为除了阐述物理和生命的个体化,西蒙东还提出心理个体化理论。这种个体化理论的延伸,起源于西蒙东对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的个体化理论的解读,以及对新兴社会心理学领域,尤其是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和雅各布·莫雷诺(Jacob Moreno)的研究的解读。
当然,我们无法将谢林与西蒙东在心理和集体个体化方面进行比较,但仍然可以从西蒙东的理论中提取可与谢林相对比的原理。与谢林一样,西蒙东的个体化理论必然要求张力。然而,这些张力并不一定是对立的,而是源于个体
内部
以及个体
与
其环境之间的不兼容性。
正如我在本文开头已经提到的,对西蒙东和谢林而言,在个体化过程中,“三”的角色存在差异。在谢林那里,“三”充当对立力量和原则之间张力关系的“动态容器”。而在西蒙东那里,“三”似乎化解了这些张力关系,也就是说,它不承载张力关系,而是张力关系释放的结果。在这一解决过程中产生了所谓亚稳态。我在整篇文章中一直使用的“亚稳态”一词源自西蒙东,它指明个体化是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出现被视为达到过渡状态的反映,而不仅是简单平衡。平衡意味着死亡,因为存在者已耗尽其潜能。因此,西蒙东认为古代思想家不能充分描述个体化,因为他们只知道一种平衡的形式,即稳定的平衡,而非亚稳态平衡。
相反,“亚稳态”描述一种过渡状态,在此过程中,个体作为产物呈现给我们。但当个体受到外部信息或内部能量激发时,个体化会进一步发生。从个体化到亚稳态,再从亚稳态到进一步个体化的过程,是由量子力学的动力化模型决定的。
量子力学为二十世纪开辟了通往新形而上学的道路,这在加斯东·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的著作中得到证明。通过对巴什拉的阅读,西蒙东发展出了区别于基于经典力学和有机体理论的个体化模型的新的个体化理论。在量子力学中,能量是离散的而非连续的。当电子从一个能级移动到另一个能级时,它会获得固定数量的能量,否则它将无法保持在同一能级。当电子的能量增加,例如被光子撞击,它则会被激发,移动到另一能级。西蒙东认为,个体化过程就像产生量子跃迁的过程。然而,在个体化过程中,存在者不仅是发生简单的能级变化,而且历经一种引向个体化不同阶段的转变:结构的破坏、重组和达到新的亚稳态。
就像谢林所描述的“能生产的自然”,指明自然的无限生产力,对于西蒙东来说,自然先于(a priori)个体化,为个体提供前个体(pre-individual)现实。个体化总是从前个体开始,即个体作为潜能被赋予和承载的现实。个体化从未耗尽这种前个体现实;相反,它在个体化的存在者中得以保留,并成为未来个体化的首要条件。西蒙东声称从伊奥尼亚自然哲学家那里,特别是从阿纳克西曼德(Anaximander)的无限定(
apeiron
)概念中学到这一点。在之前对谢林的讨论中,我已经讨论过这种
无限定
如何铭刻于有限(
peras
)之中,以及两者如何构成个体的动力。然而,在西蒙东的叙述中,无限定以潜能而非运动的形式成为所有个体化的条件。它不仅是统一,也不仅仅是同一,
不如说,它是隐秘的剩余(the hidden excess):
个体所承载的前个体现实可以被称为自然,因此在“自然”一词中重新发现前苏格拉底哲学家所赋予的意义:在伊奥尼亚物理学家于自然中发现个体化之前,所有存在者种类的起源。自然是可能的现实,是无限定
的一个种类,所有个体化形式在其中出现,阿纳克西曼德认为:自然并不是人的对立面,而是存在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个体与环境的对立。
前个体是赋予形式的背景的一部分。提供能量的不是形式,而是携带形式的背景。背景是
虚拟性
、
潜能性
和
力
的系统,而形式则是
现实性
的系统。
当背景和图形的关系受到颠覆或变异时,愚蠢(
bêtise
)就会作为形式的丧失而出现,因为背景无法产生它。这种背景与形式的关系,可以在结晶过程中观察到,这是西蒙东常用的个体化例证。当加热过饱和溶液时,溶液开始结晶,在离子被构造成晶核时,它们释放出的能量延伸到其他部分,触发更多的结晶。这里我们看到两种现象:首先,扩增过程,即由于结晶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晶核传播加速;其次,离子之间产生张力,结晶化成为解决张力的手段,以达到亚稳态。
转导(transduction)是一种物理、生物、心理和社会的操作,通过这种操作,一种活动逐渐深入领域的内部,同时将这种在特定领域的传播结构背景化:构成结构的每个区域都成为后续区域的规范,其结果是,一种修改就像这种同时的结构化操作一样逐渐扩展开来。晶体,从一个微小的晶核开始向水中各个方向生长延伸,这为转导操作提供最简单的图像——每个已经形成的分子层都成为正在形成的分子层的构建基础,结果是产生一个不断扩增的网状结构。转导操作是行进中的个体化过程。
与谢林所描述的以力的概念化为基础的磁力、电力和化学反应的例子不同,西蒙东在量子力学和心理学中发现更微妙的范畴,这些范畴在微观层面上通过张力起作用。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在谢林的时代,物质被认为是动态的力的产物,而在西蒙东的时代,物质被理解为能量和信息的存在。因此,在后者,力不再是一个解释性范畴。那么,尚待回答的问题是:信息的概念从何而来,它在个体化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