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刃格斗英雄连
刺刀见血来搏命
“白刃格斗英雄连”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之中,1938年1月成立于山西省沁源县南陈村,前身为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1纵队3总队3大队8中队。

“白刃格斗英雄连”官兵练习刺杀
这支以“青年”为名的部队,一成立就抱定“在民族革命战争中”“决死的决心”。《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队歌》唱道:“起来吧,被压迫的同胞们!快起来,起来,向前进!我们要认清国家的危险,要打倒敌人和汉奸们!快迈开脚步向前,向前!不怕那一切危险和艰难,把全部力量献给民族。我们肯牺牲自己的家,就是死我们都愿意。把刺刀上起来,把枪口瞄好准,向前!向前!在战场上,我们永不退后。”
全国抗战开始后,山西成为中日军队双方必争的战略要地。1940年,部队改编为新的决死第1纵队第25团,接受八路军总部和第129师领导。
1940年春夏,就在各部队进行整训期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德国法西斯军队横扫北欧和西欧,迫使英军退出欧洲大陆,欧洲的反法西斯战争一度处于低潮。这一诡谲风云,极大地刺激了日本法西斯争夺亚洲、太平洋地区霸权的欲望。
为尽早结束中国战事,以便抽身南下,一方面日本加紧诱迫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投降,1940年3月和6月,日本军方代表同重庆国民政府代表先后在香港和澳门秘密进行关于停战条件的谈判;另一方面,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加紧推行以铁路做柱、以公路做链、以碉堡做锁的“囚笼”政策,利用重要交通线对各抗日根据地进行分割和“扫荡”。
在这种情况下,1940年7月上旬,中共中央发出《为抗战三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和《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政策的决定》,号召全党同志克服面临的空前的投降危险与抗战困难,打退一切敌人的进攻,反对一切妥协投降阴谋,争取时局的好转。八路军总部认为,为坚决反对投降,振奋抗战军民,锻炼自身的力量,应当组织一次大规模的以破袭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的的战斗,并部署八路军第120、第129师及晋察冀军区部队和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等部队参加此次作战。因陆续参战的部队达到105个团20余万人,故史称“百团大战”。
1940年8月20日夜,随着一颗颗红色信号弹升空而起,在蜿蜒数百公里的战线上,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由此打响。
正太铁路东起河北正定,西至山西太原,全长200余公里,横贯太行山,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也是此次战役破击的重点。
为完成作战任务,第129师将参加正太线作战的部队编成左、中、右三路。左翼纵队由决死第1纵队第25团、第38团与第386旅第16团组成。该纵队担负正太铁路寿阳至榆次段的破袭任务,并相应拔除沿线的日伪军据点,其中第25团负责攻打马首车站,破击寿阳至马首车站及其以南的铁路,并派小部队牵制寿阳县城之敌。
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分配作战任务时特别强调:左翼纵队应先集中兵力坚决攻下芦家庄、和尚足、下湖、上湖、马首等车站和据点,成功后视情况向北、向西扩大战果;作战中要讲求战术,不能啃核桃,而是要一个一个砸核桃。
当时,盘踞在寿阳地区的日军派重兵,分别在马首车站和龙化山扎下了据点。为此,第25团决定将指挥部设在马首车站东边不远的大落坡村,除了派3营8连留守团部外,其余作战部队在团长和政委的率领下,全部参与前线的战斗。
百团大战打响后,决死第1纵队第25团指战员向各自的攻击目标发起猛攻,并于当日夜晚占领了马首车站。随后,第25团一面以一部兵力围歼残敌,一面组织群众就地展开破路行动。
8月21日一大早,部队炊事员像往常一样挑着木桶,朝村东边的水井走去。突然,他发现村外的深沟底,有一群黄色的影子正在向村子这边快速移动。他猛地意识到那些黄色的影子就是日军,马上飞奔回团部,向团参谋长李懋之报告情况。
李懋之立即命令8连跑步去村东阻击日军。然而就在命令下达后,一个问号却在李懋之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他不禁思考起来,前线的战斗正在进行,日军已经被包围在各个据点里,怎么又突然出现在这里呢?
原来,当战斗开始后,驻守寿阳地区的日军对八路军的行动部署并不清楚,直到残兵从前线溃败逃回后,才从他们口中得知战事的情况。日军决定孤注一掷,避开各个战场,派遣50余人的登木小队直接偷袭驻扎在大落坡村的第25团团部,妄图借此打乱八路军的部署,解除马首之围。
作为当时留守团部的最高指挥官,李懋之感到此事关系重大,立即命令前线袭扰据点的部队,派出一部分兵力紧急支援大落坡村。又召集当时在大落坡村所有可以作战的人员,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消灭这股日军。
大落坡村南面临沟,而北面是一条大路和农田,整个村子呈“一”字形东西排列,布局简单,易攻难守。当时,村子里只有百余名负责警备任务的8连战士和一些机关后勤人员。如果日军这时攻进村里,后果将不堪设想。
此时,8连连长任尚琮已经率领1排和3排的部分战士,迅速占领了村东北的高地。同时,指导员张万清率2排赶往村东南抗击敌人。2排官兵边跑边给枪上好刺刀,刚出村口就碰到一群试图摸进村的日军端着刺刀迎面而来。
危急时刻,张万清高声大喊:“同志们,杀敌立功的时候到了,跟我冲啊!”战士们一个个像猛虎一样冲上去,与日寇展开了刺刀见红的白刃格斗,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日军小队见偷袭不成,马上改为强攻。很快,日军的火力优势便显现出来,密集的机枪子弹像暴风雨般地倾泻在8连阵地上。看到8连被火力压制住,日军随即向村东北的高地发起了冲锋。这时阵地上的战士们将所有手榴弹向高地下面抛去,一连串猛烈的爆炸终于迟滞了日军的进攻。
同时,村东南的2排也从侧面向日军发动冲击。日军见进攻无果,又受两面夹击,无奈之下,只得撤进村东北的一片高粱地里,长势正密的高粱为日军提供了掩护。为了防止日军再次迂回进攻,2排战士们紧追其后,也毫不犹豫地冲了进去。
就在这时,庄稼地里的高粱突然开始剧烈摇晃起来,并接连传出了日军的阵阵吼叫声,原来是日军小队发起了反冲击。2排指战员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亮起刺刀便迎头冲了上去,与敌人展开了惨烈的肉搏。
击杀数名日军后,大家早已遍体鳞伤,体力不支,战士们一个个倒下,占据上风的日军向2排步步紧逼。看到眼前的情形,阵地上负责指挥的任尚琮立即下令,留下只剩余一个班的3排打掩护,其余所有战士上好刺刀,与日军进行最后的对决。
刹那间,冲锋的号角响起,喊杀声在8连的阵地上回荡,年轻的战士一个个跃出阵地,端着刺刀向日军冲去。很快,8连战士与日军小队冲撞在一起,厮杀成一团,喊杀声、撞击声和惨叫声混杂在一起。
刺刀捅弯了,战士们就用枪托砸,枪托砸碎了就用铁锹砍,铁锹砍断了就用牙齿咬。打红了眼的战士们倒下一个,又扑上去一个。有一个年轻的战士,被日军刺中腹部之后,顶着刺刀扑了上去,在咬断了敌人的喉咙后,与敌人同归于尽……
这时,第25团从前线回援的部队陆续抵达大落坡村,对日军形成了包围,残存的日军士兵见大势已去,开始向东溃逃。
这次反偷袭战斗仅仅一个小时,其中白刃战就占了半个多小时,成功挫败了该部日军打乱八路军战斗部署的企图,打破了日本军人拼刺刀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出了战胜日军的信心,打出了中国军人的血性和胆气!

“白刃格斗英雄连”荣誉战旗
战后,8连受到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罗瑞卿、副主任陆定一,以及刘伯承、邓小平的表扬。第129师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授予该连“英勇顽强”锦旗一面,八路军总部授予该连“白刃格斗英雄连”荣誉称号。
在此后80多年的战斗历程中,连队官兵秉承“逢敌亮剑、有我无敌、刺刀见红”的血性胆魄,先后参加大小战役战斗200余次,被授予“攻无不克,守无不胜”“钢铁堡垒”“老山英雄连”和“抗震救灾英雄连”等荣誉。
“铁心跟党、敢打硬仗、誓死杀敌”的连魂,激励一代代“白刃格斗英雄连”传人,刺刀见红的英雄誓言永远传唱,敢于亮剑的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2015年9月3日,连队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作为10个英模部队方队之一,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
2017年8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讲话提及“白刃格斗英雄连”等无数英雄群体和革命先烈,赞扬他们用生命所诠释的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