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钻团
永不磨灭的番号
“我们是红军旅,我们是金刚钻,战火中锻造,硝烟里考验;我们是红军旅,我们是金刚钻,杞岗攻坚打出血性虎胆……”《金刚钻战歌》回荡在军营的上空,高亢激扬,也将人们的记忆带回到那个硝烟战火的岁月。
1942年4月21日晚,新四军第2师第4旅第10团奉命拔除安徽定远县西南杞岗的土围子。盘踞在这里的是叫牛登峰的土顽头目,他是一个穷凶极恶,又十分狡猾的地头蛇,时常到抗日根据地烧杀抢掠,捕杀新四军和抗日政府的人员及亲属,对抗日军民威胁极大。
牛登峰占据杞岗,构筑围墙,建造大小十几个碉堡,利用地形挖掘出20多米宽、二三米深的水壕以为屏障,还把周围二三百米的民房全部拆成平地。他网罗200多地痞流氓、亡命之徒,坐地为王,号称杞岗是“铁桶子”,气焰十分嚣张。附近的新四军部队曾经几次攻打杞岗,都因为地形复杂、工事坚固,又没有大炮等重武器,没能拔掉这个钉子。
为此,新四军第2师第4旅决定派第10团长途奔袭,彻底铲除这颗毒瘤。战前,新四军第4旅政委张劲夫亲自到第10团做动员,决心集中优势兵力,四面包围敌人,以奇袭与强攻相结合,全歼“铁桶子”内的守敌。
他激励大家说:“你们参加几次大战都打得不错,这次如果能完全拔除杞岗这颗钉子,旅党委就报请师党委授予你们团‘金刚钻’称号的战旗。”
新四军第2师第4旅第10团是一支骁勇善战的团队,前身为红218团,是1934年11月由分散活动的原红82师、皖西游击师及红25军长征后留在皖西的一些部队合编而成。1935年2月重新组建红28军时,红218团改为第82师第244团,后改编为新四军第2师第4旅第10团。
好钢用在刀刃上,这一次,新四军第2师把攻击杞岗的任务又交给了第10团。20日黄昏,第10团从驻地德胜集出发,经过张桥镇进入敌我犬牙交错的游击区后,转入秘密行军。经过近百里的长途奔袭,于21日凌晨3时将杞岗包围。
随后,各连组织了突击队,为了保障行动顺利,突击队战士除配足步枪子弹和手榴弹,每人身上还背了一把大刀。
新四军的大刀长3尺,钢坚刃利,是战士们将破袭铁路扒下的铁轨抬回根据地后,再经千锤百炼,精心锻造而成的。刀柄双手可握,单面皮套,行军时插在背包一侧,作战时斜插背后,刀柄置于右肩上方,白刃格斗时右手可顺势抽出,大刀一亮威震敌胆。
4时,突击队开始攻击前进。在过水壕时,敌人未曾发觉。有的战士本来不会游泳,因求战心切,为加入突击队而谎说会游泳,结果过水壕时,有的落水牺牲。为了保证部队秘密行动,不被敌人发觉,落水战士们没有一个出声呼救。
当突击队大部通过水壕正待发起攻击时,敌人才刚刚察觉,于是慌忙地向外胡乱打枪。第10团当机立断,将奇袭转为强攻。
3营9连首先夺取了东北角的大碉堡,突入圩镇内。突击队员李彬在接近地堡时,机智地拿起一条扁担向地堡扔去,敌人误以为飞过来的是什么新式武器,吓得慌忙躲藏,3名突击队员乘机冲入地堡。
与此同时,7连、8连也乘胜猛攻,相继突入镇内,插入敌群,用大刀和敌人展开了白刃格斗,其他各连分别在西面、南面发起攻击,冲入镇内。守敌遭到四面突然攻击,首尾难顾,死伤惨重。
从开始到结束,这次战斗仅用了24分钟。战后,新四军军长陈毅称赞说:“10团英勇顽强,战斗作风好!”
正当第10团官兵满心期待“金刚钻”称号的战旗时,罗炳辉却驳回了第4旅的请功。
原来,杞岗战斗中有一个美中不足的遗憾,匪首牛登峰见新四军攻进圩镇后,吓得急忙跳入据点内的一口水塘中,头顶水草,大气也不敢出。
第10团一名战士搜索时喝问:“牛登峰在哪里?”
牛登峰的小老婆哭着说:“枪一响,这个没良心的就甩了我,自顾逃命去了。”
战士信以为真,就没仔细搜索。
当他们撤离后,牛登峰立即化装潜逃。罗炳辉师长得知后,批评第10团打扫战场不够细致,于是就没有批准授予第10团“金刚钻”的称号。
为此,全团上下都憋足了一口气,纷纷表示一定要打一场翻身仗,非把这个荣誉称号争回来不可。
第10团铲除号称“铁桶子”的杞岗土围子后,声威大震,地方顽固势力收敛了许多。但盘踞在沙家围子的土匪沙黑头依然为非作歹,还扬言要收复杞岗,为牛登峰报仇。
沙家围子地处交通要道,正好卡住了新四军第2师和第7师之间的联系通道。匪首沙黑头依仗有国民党军桂系支持,手上还有300多人和大量枪支,不断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骚扰。
1942年7月,拔掉沙家围子活捉沙黑头的任务,又光荣地落到第10团肩上。
沙家土围子比杞岗更加坚固,光水沟就有内外两道,中间修有炮楼和围墙,第二道水沟上只有一座吊桥。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大炮支援,进攻这样的土围子是非常困难的战斗。而且,沙家土围子离敌人重兵驻守的三小城不远,如果不能快速结束战斗,一旦敌军来援,我军势必陷入苦战。
在认真研究敌情、地形等因素后,第10团决心采取里应外合,巧计歼敌的办法,歼灭沙黑头。
沙黑头性情残暴,对内也采取压服办法,一发现对他不满的人,就残酷镇压,其部下敢怒不敢言。利用这个内部矛盾,第10团争取到一个姓李的班长,趁这个班担任外围水沟炮楼的警戒时,悄然越过外围水沟,通过吊桥冲进大门,只要和敌人面对面,第10团勇士手里的大刀就可以充分显示威力了。
1942年7月15日,第10团从驻地出发轻装急行军40公里,于第二天深夜1时赶到沙家围子。由于有内应的配合,部队迅速通过了第一道水沟,向大门前进,因为道路狭窄,只能排成一路纵队,顺次前进。为展开兵力,战士们只好分头下到水沟里,蹚水前进。
水中的响声引起了大门上炮楼哨兵的注意,急问:“什么人?”
突击队员答道:“天热洗澡的。”成功瞒过了哨兵。
当突击队冲到里侧壕沟的吊桥时,守军这才发现情况不对头,一面打枪,一面关大门。第10团立即展开强攻。
在一排手榴弹的爆炸声中,突击队冲进了门内大厅。这时,部分敌人已经集合起来想要抵抗,大厅上还有一挺机枪在疯狂扫射,封锁了大门,企图阻止我后续部队前进。
1连指导员何明奋不顾身,带领突击队冲入院内,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战士们怒火万丈,一排排手榴弹向敌人的机枪投去,顿时就把机枪炸哑了。还有少数敌人躲在房子里顽抗,突击队员冲进去与敌展开肉搏,大刀又一次显示了巨大威力,仅十几分钟就结束了战斗。
战后,第10团仔细清理了俘虏和尸体,却不见匪首沙黑头,于是立即命令部队分头仔细搜索。1连4班在搜索厨房时,发现柴火堆下面露出一双脚,4班班长抓着脚把里面的人拖了出来,原来这家伙就是匪首沙黑头。
经过这两次战斗,新四军沉重打击了当地土顽势力,将淮南路西所有抗日根据地都连成一片,由此军威大振。
这次战斗打得十分漂亮,第10团终于获得了师长罗炳辉的表彰。新四军第2师正式授予第10团“金刚钻团”称号,奖励“金刚钻团”旗帜一面。
此后,“金刚钻团”在党的指挥下,南征北战,屡建奇功,参加了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杭州、金城反击战、边境防御作战等重大战役战斗和军事行动1800余次,战斗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该团历经3次重新组建、11次变更隶属、13次调整部署,形成“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的“金刚钻”精神。1983年7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西北时,专程来到该团,看望全团官兵,并欣然提笔挥毫题写了“金刚钻”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金刚钻团”荣誉战旗
2018年野外驻训结束,部队从海拔3000米的雪域高原回撤。在火车上,“金刚钻”红军旅官兵一如既往地保持优良的红军传统和严谨的军人作风,与在营区一样,将火车上的被子叠成“豆腐块”,被广大群众交口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