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红五团
井冈山上铸军魂
“模范红五团”作为铁军部队的一部分,与铁军一样有着97年光荣历史。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之初,到长征前夕,红5团前身部队工农革命军第1团、第28团3营、第4军第2纵队、第4军第11师等英勇奋战,扩充整编,越战越勇,越打越大,为红一方面军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红5团前身部队参加的许多战役战斗,都是在毛泽东和朱德亲自指挥下进行的,他们从中学到了游击战争的精髓,自身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发展。
1928年2月18日,第一次反“进剿”,新城镇首战告捷。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指挥工农革命军第1团、第2团一个营和部分群众发起攻打江西宁冈县(今属井冈山市)新城镇的战斗。毛泽东亲自召集第1团团长张子清、政委何挺颖,第2团团长袁文才、政委何长工商讨具体方案。决定以第1团1营从南门,3营从东门,团特务连从北门三面攻击,第2团一个营在西面埋伏,在运动中消灭敌人。清晨战斗打响后,1营攻击分队突然开火,2连连长谭希林率连随即跟上,配合攻击分队当即杀伤在南门外选锋书院出早操的敌军约一个排,2连2排排长韩伟冲锋在前,首先击毙带操的敌排长。残敌丢下枪械仓皇逃进数十米远的南门。3营在攻击东门受阻的情况下,营长伍中豪重新组织火力压制城楼上的敌军,掩护突击分队冲过护城河桥。营部文书宋任穷忙碌地上传下达营长交给的战斗任务。8连党代表罗荣桓指挥突击分队随即火烧东门。
东门被突破,敌军全线动摇,从东、南、北门纷纷撤逃,向西门突围。工农革命军1团各部沿街追出西门,与埋伏在西门外的第2团那个营一起,前后夹击残敌于西门外的水田。经过半天激战,全歼守敌国民党赣军第27师杨如轩部第79团一个正规营和宁冈县一个靖卫团。工农革命军一举攻克新城,打破敌人对井冈山的第一次“进剿”。
1929年2月9日,大柏地战斗,被红28团党代表陈毅称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争”。当时,朱德、毛泽东正率领红4军主力转战至江西省瑞金县(今瑞金市)以北的大柏地一带,而国民党军第15旅刘士毅部两个团也自澄江尾追红军至瑞金。中共红4军前委从贺子珍等侦察小分队队员在瑞金城收集到的报纸中获悉敌情,遂果断决定,打一场伏击战。毛泽东在主持由营以上干部参加的前委扩大会议上说:“趁刘士毅孤军冒进、兵骄将傲之际,我们利用大柏地镇的有利地形,布个‘口袋阵’狠狠揍他一顿。”
朱德选定镇子以南的麻子坳至前村一带5公里长的峡谷布成“口袋阵”。因为这里植被茂密,两山夹一谷,中间只有一条小道纵贯南北山谷,地形非常不错,可以采取伏击手段将敌军歼灭。军参谋长朱云卿代表朱德、毛泽东宣布具体战斗部署:以红28团1营在西侧山坡的树丛中设伏,红31团在东侧山坡的树丛中设伏,红28团3营和军特务营、独立营配置在东、西两侧之间的最底部正面堵击;以红28团2营在隘前村警戒并诱敌进入伏击区。
2月10日下午3时,敌第15旅第29团、第30团进到隘前村时,遭红2营警戒分队阻击。2营营长萧克率营主力冒着蒙蒙细雨,边战边撤,诱敌不断以新的兵力进入大柏地。战至黄昏,双方形成对峙。2月11日是农历大年初二,拂晓时分,朱德军长见时机已到,一声令下:“打!”红4军伏击部队突然发起攻击,红28团1营从右翼迂回到荼亭东,3连在连长粟裕带领下冲锋在前,与兄弟连队密切协同,攻占了敌第15旅指挥部,截断该旅的退路;红28团3营向敌正面发起进攻;红31团向敌左翼进攻,并占领南侧高地;军特务营营长毕占云迅速率部迂回到前村南侧。
红4军对敌军形成包围,并乘势发起总攻。激战中,敌我展开白刃格斗,缺枪少弹的红军还拿起石头和枪托与敌人拼搏。之前作为诱敌部队的红28团2营,也作为第二梯队投入战斗。红31团2连连长张宗逊奉命带连队增援,由正面向敌人发起冲锋。战斗到白热化阶段,军长朱德带警卫连从半山坡下来,冲在前头,平时很少摸枪的党代表毛泽东也提着枪奋不顾身地往前冲。战到中午,红军歼敌第15旅两个团大部。大柏地战斗是红4军从井冈山南下以来的首次胜仗,粉碎了敌人的尾追,使红军得以转危为安,为向赣南闽西进军打开了新的局面。
后来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泽东再次来到大柏地时,吟词一首《菩萨蛮·大柏地》,词中留下了“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的壮美词句,生动地描述了大柏地战斗的激烈场景。
1929年3月13日,长汀战斗,红军第一次统一了军装。此时,盘踞在长汀的国民党福建省防军郭凤鸣第2混成旅,因红4军主力危及其地盘,急以一个团在长汀城西南的长岭寨山地设防;以另一个团进犯长汀以南的四都镇,企图将红4军主力逐出闽西。与此同时,红4军针锋相对,毛泽东就在四都镇陂溪村旁的丰沛草坪上召开军委扩大会议,他说:“我军要想在闽西立足,就要进攻长岭寨,消灭土著军阀郭凤鸣,夺取长汀。”朱德遂以第28团向进攻四都镇之敌出击,在预期遭遇战中歼其一部,迫其残部回退长岭寨。
3月13日上午10时,红28团居左,红31团居右,特务营和独立营随军部居中,三路迎敌而进。毛泽东大手一挥:“趁郭凤鸣主力立足未稳,一鼓作气往山上扑!”敌人到四都镇北的一个小山头,刚刚被迫仓促展开,发现我军突然出击,一时惊慌失措,招架不住,就向长汀方向溃退。朱德军长命令特务营:“迅速追击!”特务营在营长毕占云率领下,紧盯着敌人猛追猛打,独立营也加入了追击,不让敌人中途集结。敌人哪见过这凌厉攻势,一路丢盔弃甲,直到胜华山脚下的陂溪才止住发抖的阵脚。
3月14日一早,红4军主力分为两路进攻长岭寨,以一部兵力从左翼迂回其侧后,主力从正面攻击。经3小时激战,全歼守军,击毙其旅长郭凤鸣,并乘胜攻占长汀城。此役,红4军得到很大的补充,为全军上下每人缝制了一套灰布新军服,一顶缀有红色五角星的新军帽,一双新绑腿,军容焕然一新。红4军主力占领长汀县城后,一是建立了长汀县革命政权,极大地鼓舞了闽西人民的斗争热情;二是进行了整编。
1929年5月23日起,红军1个月内三打龙岩城,闽西苏区初步建立。朱德和毛泽东根据原驻龙岩的国民党福建省防军第1混成旅主力正在广东省潮州、汕头地区同粤军作战,闽西兵力薄弱的情况,决定乘虚攻打龙岩城。5月23日清晨7时,红4军第1纵队、第3纵队迅速突到龙岩城外,向西门及附近五里苍的西桥发起猛攻,一小部城外的敌军第1混成旅猝不及防,向龙岩城溃退。红军尾追,一部突入城内,一部转攻南门。
同时,红4军第2纵队在胡少海、谭震林的指挥下,也先攻龙岩城北门外的小山,占领了制高点,接着向北门发起猛攻。上午10时许,突破西门和北门的两路红军在城内会合,搜剿残敌。
战斗结束后,毕占云和支队党代表敬懋修到军部汇报。刚一进门,毛泽东就问:“怎么样?部队伤亡大吗?”敬懋修回答:“没什么伤亡,就是胜利成果不大。”毛泽东笑了:“怎么说胜利不大呢?把敌人赶跑了就是胜利嘛!”毛泽东又指着毕占云对朱德说:“你的小老乡会打仗哟。”朱德说:“川军和湘军都能打嘛,无湘不成军啊!”当日,红军撤出龙岩城,进占坎市。
5月26日,红军进攻永定,守敌暂编第2旅一部弃城退往上杭,而退往永福镇的敌军重占龙岩城。6月3日,红4军第2纵队再次攻打龙岩城,敌军不战自逃,红军再次占领龙岩城。不久,福建省防军第1混成旅旅长陈国辉率主力回援闽西。红军主动撤出龙岩、永定,转向上杭的才溪、新泉休整。途中在白沙歼灭敌暂编第二旅一小部。6月19日拂晓,红4军在龙岩县地方武装配合下,奔袭刚返回龙岩城的陈国辉旅主力,乘其不备,红军第1、第2、第3纵队分别突然从南、北、西三面发起猛攻,迅速攻入城内。红4军三打龙岩的战斗,使闽西地区的革命形势有了迅速发展,各县、区普遍建立了苏维埃革命政权,闽西苏区初步建立起来。
长征途中,传承“铁军精神”的红2师第5团担任中央红军左路左纵队开路先锋,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时,一占安西圩,二夺桥头镇,三抢九峰山,四战湘江守尖峰岭;强渡险乌江,主攻青杠坡;四渡赤水时,二渡太平渡,三渡茅台镇;助攻娄山关,迂回黑神庙;二夺遵义城,抢占水师坝;激战猪场坝,龙街佯渡金沙江,牵敌大树堡;翻越夹金山,侧攻毛儿盖;穿过松潘大草地,助攻天险腊子口,继续创造了壮怀激烈的英雄战绩。
1933年8月1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根据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工作会议决定,在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首次进行隆重纪念活动,组织一场综合运动会。第2师第5团积极参加综合运动会,并获得了总成绩第一名。与此同时,在红军总部考评组对部队武器装备、内务、着装、行军宿营、防空、警戒、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教育、官兵关系和伙食等10个方面的检查考核中,第5团的评定成绩也均为优秀。据此,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授予第5团“模范红五团”奖旗一面。

“模范红五团”荣誉战旗
8月14日,在运动会闭幕式上,红军总政委周恩来将“中国工农红军模范第五团”的锦旗授予红5团。该团政委刘忠跑步上主席台庄严地从周总政委手中接过锦旗。在总结讲话中,周恩来热烈赞扬红5团是红1军团中“三个铁拳之一”,也是红1军团的“三虎之一”。另两只铁拳和两只猛虎分别是红1团、红4团。周恩来谆谆赠言红5团:“(红5团)是全军的模范,但你们不要骄傲,要一直当模范,当到把国民党军队彻底消灭。直到中国革命战争最后胜利了,你们还要当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