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和白瓷
我们说回勿里洞沉船上的彩色器物。最令人感兴趣的是900只青瓷碗(大都产自中国南方的越窑)以及300只亮闪闪的白瓷碗和白瓷罐(往往产自河北邢窑和定窑,以及河南的巩县窑)。然而,为了解释其中的原因,我们必须将时间回溯至更久远的年代,讲讲另一个早期人类的洞穴。
这个洞穴名为“玉蟾岩遗址”,位于现今中国湖南道县,就在厦蓉高速公路旁,曾经是最早的陶器遗址,距今已有18 300年历史。21世纪初,考古学家发现玉蟾岩遗址时,只发现了少数碎陶片。从技术层面来讲,这些陶片复原出的陶器质量很差,属于“低火陶器”,即烧制温度只有400~500℃,并且陶器所用的黏土颗粒相对较大。这件陶器可能原本就易漏、易碎,但这并不影响它的地位,它是年代最早的陶器。
直到公元前16世纪左右,中国长江沿岸的文明才出现了更完善的制作器物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制作出的器物更坚固、防水性能更佳,被称为“炻器”
。它需要远高于之前的烧制温度,使黏土发生“玻化”。长江沿岸的陶工在作品上绘画时,用的就是大家熟悉的红色赭石颜料。
在近2000年的时间里,上述制作方法一直在中国南方被奉为圭臬。然而,中国北方甚至根本没有这种技术——直到6世纪,中国北方才出现上釉炻器。其中原因无人知晓。
在6世纪,中国的制陶技术出现了两次重要的飞跃:其一,北方的陶工学会了或者重新学习了如何制作上釉炻器;其二,在某个时间点(具体的时间考古学家尚未达成一致),中国的陶工学会了如何制出质地更上乘的器物。这种器物是在1300℃以上的高温窑炉中烧制而成的,能呈现美丽的白色,敲击时会发出钟磬般清亮的响声。终于,一流的器物出现了,那就是瓷器。它虽然比炻器更轻、更薄,但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度,能够被塑造成各种精美的、具有感染力的形态。
中国陶工之所以能够创造出这种革命性的新器物,部分要归因于工程技术。在瓷器创新的中心——中国北方,出现了一种非常适合烧制瓷器的窑炉,叫作“馒头窑”,这种具有厚实拱顶的窑炉有两根烟囱,内部可以达到所需的超高温度。
但是,瓷器真正的秘密在于化学——作为原料的黏土的化学成分。也就是说,我们要从地质学的角度来探寻陶瓷的秘密。
在三叠纪(始于2.5亿年前,止于2亿年前)的某个时刻,构成如今中国东北地区的陆地板块和构成如今中国东南地区的陆地板块相撞了,且前者略微覆盖了后者。两块截然不同的陆地合二为一,碰撞处形成秦岭。
中国北方最终形成了黄土地貌,矿物粉尘聚合到一起,形成了山脉。在地下大约300米以下,黄土与黏土(铝和硅的氧化物)混合在了一起。这种混合物便是赤陶土,也就是著名的兵马俑的原料。当陶器在含氧量低的窑炉内进行烧制时(还原烧),窑内的一氧化碳和烟灰会将电子提供给赤陶土中的氧化铁。最终,陶器呈现的颜色并非我们熟悉的赭石红,而是灰黑色。当然,这里说的是陶器上色之前的颜色。
我们如果挖得再深一点儿,就会发现一种不同寻常的土,它被称为“瓷土”。瓷土的出现使得地质学、化学和窑炉工艺学蓬勃发展。瓷土中含有大量铝和硅,以及少量水,瓷土的铁含量很低。用瓷土烧制的成品会变成灰色或奶白色,假如铁含量极低,瓷土就会是纯白色的。用瓷土烧制出的成品就是瓷器。如果烧制时向窑炉加入足够的氧气(氧化烧),成品就会呈现暖白色;如果用还原烧的方法烧制,成品则呈现冷白色。在中国北方的瓷器制造中心——邢窑的周边,瓷土的杂质含量极低。将这样的瓷土放在1400℃左右的温度中进行烧制,出窑的成品就会呈现奶白色,并且颜色经久不变。
从这里可以看出陶瓷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以及瓷土对陶瓷的重要性。这种铝含量较高、硅含量较低的黏土出自中国北方,它也是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所用的白色颜料之一。瓷土也被称为“高岭土”,名称来自位于中国江西景德镇东北的村镇“高岭村”,这里可以开采到高质量的瓷土。早在宋朝,景德镇就是瓷器贸易的中心,因此,高岭土的名称一直保留至今。
中国南方的地质结构以火成岩为主,这里产出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黏土,其中石英和云母的含量较高,还经常夹杂着一些长石。这种矿物被称为“瓷石”。用瓷石制成的器物仍然需要在高温下进行烧制,但由于与瓷土相比,瓷石中元素的含量有所不同,因此成品显现出雅致的翠绿色。这就是青瓷。在唐朝,越窑青瓷和邢窑白瓷平分秋色,备受富有的中国收藏家追捧。就耐用性或功能而言,二者难分轩轾——只是越窑青瓷的颜色更令人喜爱罢了,这又是一个颜色影响了文化的例证。在9世纪40年代早期,宫廷乐师郭道源曾用共12只水量略有不同的越窑青瓷碗与邢窑白瓷碗奏出了美妙的音乐。

邢窑白瓷

越窑青瓷

唐三彩宝相花纹盘(左上)、唐三彩碗(右上)、唐三彩釉陶卧驼(左下)、唐三彩釉陶女立俑(右下)

伊斯兰青花陶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的唐沉船展厅藏品
邢窑和定窑产出的白瓷在地球上绝无仅有——这绝不仅仅是由于原料的独特性。这些“真正的瓷器”坚固且轻巧,设计也雅致、精美。邢窑白瓷既没有五颜六色的点缀,也没有后世流行的洛可可风格的花饰和动物造型,你甚至很有可能不小心就将其与在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礼品店售卖的商品混淆。
你应该听说过中国的另外几项重要发明——火药、活字印刷、指南针、造纸。瓷器出现的年代比这些发明早得多。在技术和文化上,瓷器与丝绸和墨水一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北方的白瓷和南方的青瓷是中国最伟大的两种出口商品,可以说,它们的出现近乎奇迹,独特的原料赋予了它们实用性。但中国的瓷器深受各种文明追捧的原因绝非其实用性,而是其原料产生的引人注目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