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会经运之九
观物篇之二十一




右午会第七运也。运卦当大过之夬,世卦分夬之爻。
初分大过,其变夬、咸、困、井、恒、姤;二分革,其变咸、夬、随、既济、丰、同人;三分兑,其变困、需、夬、节、归妹、履。
论世宣帝直夫而英断,信赏必罚,吏治民安,命诸儒讲论五经异同,称制临决。应书契文治之象。
元成二帝,直咸、困暨井。咸之感在男女,外戚宦官用事,其祸水灭火,困於赤绂者多矣。有言不听,犹井渫不食。行道皆为心侧,如帝昏不明何?
逮哀平,当恒、姤之际,德失其恒,而有比溺顽童之羞;道牵於柔,而已阴成女壮之势。
安汉公实危汉,有自来矣。莽乃直革,大元曰更,二岁见代,建国为新,岁在已巳。其应巳日乃革乎?
咸志外而匪贞,夬有“戎而勿恤”,“元号终凶,何可长也!”
汉兵起,渐台诛,建武於是应乎嘉之吉,当中正之位。凡三十三年,以柔道理天下,动而悦随,讵非刚来而下柔者乎?
时乃既济,以莫不丰,明帝承之。
明象天火同人,类族辨物,过察无素。其临雍立学,无论勋戚四姓小候,虽匈奴亦遣子受经。遐迩丽泽,人同文明之盛。匪革炳而兑泽乎?
困於信佛,求之天竺,过斯大矣。章帝力行宽大,动随有获,为东汉贤主。过在宠窦后,成窦宪外戚乱阶。
和帝密用郑众诛宪,孚号杨庭,夬矣。卒以赏功施禄逮下,致启阉宦之祸。
和兑之吉,反以来凶,於兹象焉。已上分夫内三爻之变也。外则四分需,其变为井,为既济、节,为夬、泰、小畜。五大壮,其变为恒、丰、归妹、泰、夬、大有。上分乾,则变姤、同人、履、小畜、大有,而仍终之以夬。
兑四之节,犹和帝之世;归妹及履,则殇帝不嗣,而安帝立矣。
安少慧,长不德,立阎后性妒,卒以乱朝,非归妹“征凶”、“女承筐无实”之验乎?是时废太子保为济阴王。
帝崩,阎宦定策,立北乡侯,寻薨。中常侍迎济阴即位,诛阎显,迁太后,封十九侯,是为顺帝。时盖直需之井与既济也。
需,须也,险在前面不陷,位乎天位。其废而复立,而未失常耶?
井则不改,既济定也。故终即帝位。
时阎宦弄权,梁氏用事,初吉终乱,莫之能振。冲一年而崩,质亦一年而为跋扈将军弑。
子曰:“乱之生也,言语以为阶。”不密害成,可不慎哉。
桓则当需之节、夬而泰,需中乾阳,变而兑阴。阳刚为阴柔毁折,乃有中宫女宠之患。
忠节以苦,虽柔乘五刚,夬能诛冀,而五侯权倾内外,不免终凶。此道之苋陆未光欤!
实则需血顺听,众君子罹党锢之难,卒困陷不出。郭泰所由恸人才云亡。知汉室灭矣。
灵直泰而小畜,至大壮之恒,治钩党益亟。或谓泰君子道长,何消亡若是?盖需之九五本乾,飞龙之天位变而阴,六龙将蛇伏,阴小用事,阳益消矣。
时青蛇见御座,或其兆欤!小畜、巽股上乾首,蜕堕鸡化,妇寺干政而失妇贞,臣矫命而违臣顺,卖官近利,废后反目。
诛逆宦则利武人之贞,召外兵则丧资斧之利。何进失策,忧及乘舆;张让伏辜,祸延京寝。自是而壮趾乎穷,卓虽诛,操又甚矣。
汉献在位三十一年,自恒之庚午,而丰而归妹,至泰之庚子,中间乾纲解纽,巽命下专,挟天子而令诸侯,群方震动,弑母后,僭殊礼,陵轹君父,凶悖当途,道反其恒,力用其壮,曹瞒得志,炎运无光。
致雷电交至之明威,在龙凤并扶之正统,故南阳伏龙出,而西蜀鼎足峙,要其三离四震,地裂兵骚,兼之吴归妹於荆牧,曹立女於献宫,皆象应也。
九四当泰,曹丕篡位,昭烈乃正大号於汉中。地天之交,何必不在王业偏安时也!
自是而夬而大有而乾之姤,至於同人,蜀汉以亡。
越二年,司马炎废魏主,而皇帝马姓炎名,晋乃应乾符矣。
为马,天火炎上,在汉亡之年曰炎兴,吴亡之年曰咸熙,熙、炎皆从火。
父昭为晋王,国号晋,昭、晋俱从日,日与火本乾体。
武帝受命,当乾之履,占於三爻武人为干大君。
初纪年曰太始,取乾姤,又曰威宁,本乾彖词。太康亦乾健履泰之义。以此推之,受命岂偶哉!
若乃乾之小畜、大有,以至夬,“南风烈烈”之谣,似应小畜;“天下无穷人”之语,似应大有;金墉正法,似应夬。
时一阴上乘五阳,逆后悖臣,强胡内逼,股上首下,惠至怀慜之间。君子谓乾坤何等时哉!嗣是而大过之革,典午之命革矣。晋室遂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