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运经世之一
观物篇之二十五
经元之甲一 经会之巳六 经运之癸一百八十
经世之子二千一百四十九至经世之午二千一百五十五


右巳会第三十运之十二世也。按巳会三十运,直夬之乾,其世卦分乾、初姤、二同人、三履、四小畜。
此起小畜之甲午,则於乾运前三所直之卦计一百八十年。并本小畜前三所直之卦计三十年,俱略之,不详为列。
唐虞以前,或荒远莫纪。经世观物,观乎天地而归於观人。人则必从典物明备之世,治乱兴衰,有迹可睹,而分观之也。
故始於小畜甲午,盖当乾道乃革,而文德之懿,炳蔚昭明於书契治察之日也。
《易》首乾,《书》首尧,邵子其犹此志夫!推小畜四变,除初二三直巽、家人、中孚各十年,则甲午十年直乾,甲辰十年直大畜。此分世卦中之一。
再分乾之小畜,又小畜之乾,每十年直一爻。变循六爻位,次递周於六甲者也。
此图於尧之甲辰,注直随者何也?
是又从小畜分乾之四,挨六十卦次,求之即得其直年为何卦。如甲子小畜,乙丑大壮,顺次数去,至甲戍蛊,甲申咸,甲午豫,甲辰随也。
甲寅迄癸亥,数损至需,乃终小畜六十年所直之卦。分观其应,当有节宣天人之间者焉。由是分乾之五甲子起大有,分乾之上甲子起夬,遂年循次行乎六甲,自尧至於舜、禹受命,凡其所直年卦事应,一一可求。
观乎已往,可例来今;举乎一隅,可推百变。邵子约略见之於图,所示於后学者要矣。
虽然,子张问十世可知,夫子第告以夏殷周相因不变之礼,与损益通变宜民之周,盖征於理而非推於数也。虽数在可稽,亦存其概云尔。
又按尧得中数,执中为万世法,即授时举四仲,二至二分,皆以中定。
年卦肇位平阳,在随至革,治历明时,则敛若敬授,鳌工熙载之事成矣。
皇极大中之谓也,於历律之理,法尤详密云。
朱氏隐老日:“辰者日月所会,分周天之度为十二次也,二十八宿於次而舍焉。辰分为四,则每段而三,木火金水,各有其二,而土独有其四,自所行言之耳;宿分为四,则每段而七,五行各有其二,而日月独各有其一,自所居言之耳”。
以星言,金水则有先日而出,后日而没者矣。
然常近日而行也。木火土则有十二岁一周,二岁一周,二十八岁而始一周者矣。然近日常疾,远日常迟,去日极远,则又有势尽常留者焉,随其所至,各以其变求之,则或迟或疾,与迟疾之中,皆可得而考矣。
以月言,则青朱白黑其道各二,与黄道而九,九而八之,为七十二道。随其所至,每以其变求之,则或斜或正,与邪正之中,皆可得面考矣。
以日言,则东西南北,其道各异,与赤道相交,交而变焉,为二至二分。随其所至,每以其变求之,则或永或短,与永短之中,皆可得而考矣。
循所居之宿,历所行之方,履端於始,举正於中,归奇於终,而四时成焉。
此载所以熙也。尧之历法,不必至今而存,而其理则未尝不存也。邵子《外篇》详矣。故举其凡於此。
邵子《观三皇吟》曰:“许大乾坤自我宣,乾坤之外复何言。初分大道非常道,才有先天未后天。作法极微难看迹,收功最久不知年。若教世上论勋业,料得更无人在前。”
《观五帝吟》曰:“进退肯将天下让,着何言语状雍容?衣裳垂处威仪盛,玉帛修时意思恭。物物尽能循至理,人人自愿立殊功。当时何故得如此,只被声名类日中。”
张氏行成谓:“年卦自尧甲辰起升、蒙、蛊、井。”祝氏泌力非之,谓“世卦为既济,五上合贲,初二为同人,岂损剥四变!年卦得大有。以既济合大有,在既济图为未济、晋,合卦一为师卦。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其支离如此!
又谓“尧之世卦,首变同人。所谓同乎人而无我,故以同人之数当泰”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