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运经世之十
观物篇之三十四
经元之甲一 经会之午七 经运之壬一百八十九




右午会第九运。直大过之困十二世也。
起唐高宗麟德元年甲子闲困之兑,讫宋仁宗天圣元年癸亥升,凡三百六十年。
兹讫宋太祖乾德元年未济,止及十世。儒者前推已往,不敢论当代也。按唐兴四十年而直兑,兑少女为妾,序司秋金。
唐李木败於秋,受金从革,女妻得而过,与老妇华而难久,信矣。
乃又栋随韦挠,泽委杨枯,一振隆基,再回灵武。何菩萨金刚,女戎枕藉,中宦弄权,外藩跋扈。女子小人之祸,终唐世焉。
即其前后播越,再丧再兴,兴以忠贤,丧以宦妾。阳不胜阴,可概睹矣。
至若梁、唐、晋、汉、周,迭相僭号,洎乎宋兴。天生圣人,天下自此太平矣。
易终未济,邵子编年卦而止是,岂无意耶?窃为补观于后,宋祖开国,时正直讼,作事谋始之藏,履位不疚,凡其为苞桑之系,爪杞之章,涣汗之大未济图济之深。
越太宗、真宗、真宗、仁宗,三后一德,所由运当困而弥享也。若夫第十运,十二世直大过之井。
起宋仁宗之天圣二年甲子井之需,讫明太祖之洪武十六年癸亥大畜。其中间宋元并金,年卦事应,前贤未之详,非后学所能臆测也,存其概以附经世观物之全云。
邵子《观有唐吟》曰;“天生神武奠中央,不尔群凶未易攘。贞观若无风凛凛,开元安有气扬扬。凭高始见山河壮,入夏方知日月长。三百年间能混一,事虽成往道弥光。”
《观五代吟》曰:“自从唐季坠皇纲,天下生灵被扰攘。社稷安危悬卒伍,朝廷轻重系藩方。深冬寒木固不脱,未曙小星犹有光。五十二年更五姓,始知除扫待真王。”
《经世吟》曰:“羲轩尧舜,汤武桓文。皇帝王伯,父子君臣。四者之道,理限於秦。降及两汉,又历三分。东西淑扰,南北纷纭。五胡十姓,天纪几焚。非唐不济,非宋不存。千世万世,中原有人。”
《经世一元吟》曰:“天地如盖轸,覆载何高极?日月如磨蚁,往来无休息。上下之岁年,其数观窥测。且以一元言,其理尚可识。一十有二万,九千余六百。中间三千年,迄今之陈迹。治乱与兴衰,著见於方策。吾能一贯之,皆如身所历”。
三十六宫都是春图解
一宫反覆皆乾 二宫皆坤 三宫屯蒙 四宫需讼 五宫师比 六宫小畜 履
右六宫十卦,重乾坤为十二阴三十,阳三十,爻共六十。第一区。
七宫反覆泰否 八宫同人大有 九宫谦豫 十宫随蛊 十一宫临观 十二宫噬嗑贲
右六宫十二卦,阴三十四,阳三十八,爻共七十二。第二区。
十三宫反覆剥复 十四宫无妄大畜 十五宫皆颐 十六宫皆大过 十七宫皆坎 十八宫皆离
右六宫八卦,重四为十二,阴二十八,三十二,爻共六十。第三区。
以上上经十八宫,三十卦,重者六,爻一百九十二。
十九宫反覆咸恒 二十宫遁大壮 二十一宫晋明夷 二十二宫家人睽 二十三宫蹇解 二十四损益
右六宫十二卦,阴三十六,阳三十六,爻共七十二。第四区。
二十五宫反覆夬姤 二十宫萃升 二十七宫困井 二十八宫革鼎 二十九宫震艮 三十宫渐归妹
右六宫十二卦,阴三十八,阳三十对,爻共七十二。第五区。
三十一宫反覆丰旅 三十二宫巽兑 三十三宫涣节 三十四宫皆中孚 三十五宫皆小过 三十六宫既济未济
右六宫十卦,重两为十二,阴三十二,阳三十八,爻共六十。第六区。
以上下经十八宫,三十四卦,重者二。爻共二百零四,加重爻十二,为二百--十六。上经加重爻二十四亦如之。
右三十六宫图数。按经卦八,重之凡六十四,并八于六十四为七十二。大衍乾坤之策,合三百六十,当期之日。
期十二月,月分六候,候各五日,凡七十二候,卦数应之。故六十四重卦,并八经卦,为七十二也。
七十二者,两其乾策之四九,三其坤策之四六也。乃半其七十二,为三十六。
每一卦兼两,反覆相对。区之为宫,凡三十六宫。
三十六宫者,六其六,四其九,三其十二,而两其十八者也。
圣人赞《易》,於上经列十八宫,当卦三十,反易者十二,不易者六。
於下经列十八宫,当卦三十四,反易者十六,不易者二。并十二于十六,为二十八宫;并二于六,为八宫;并八宫于二十八宫,为三十六宫。
妙于上经之三十,配下经之三十四,卦不平列,爻不均齐,而上下均平,各十八宫。则以下经中孚小过,不易之二卦,当上经颐、大过,不易之二卦;
而以上经乾、坤、坎、离不易之四卦,配下经震、艮、巽、兑互易之四卦。故卦不平列而适平,爻不均齐而适均也。
是其多寡裁对,悉合自然。
既齐六十四重卦之数,并兼八经卦之自数。于回旋运干间,而七十二数全矣。
夫经止六十四卦,并两卦为一宫,应止三十二宫。又加四焉,而并八卦,宫乃三十有六。于稽上下二经,各三区之。
每六宫十二卦,为一区,爻各得七十二。乾、坤第一区之首,泰、否第二区之首,剥复第三区之首。三其十二,则于上经三十卦,实包六卦,於反对重见之中。
咸恒第四区之首,夬、姤第五区之首,丰、旅第六区之首。又三其十二,则于下经三十四卦,实包二卦于反对重见之中。
上经少四卦,而所包之卦多四;下经多四卦,而所包之卦少四。故各十八宫,各三十六卦,而适于均平。
通而言之,其反易二十八卦,两卦合一宫,不易之八卦,每一卦专一宫,分言卦之专名。
六十四卦,一卦只还一看,合言宫之兼例。
三十六宫,一卦俱作两看,虽不易专宫,亦各为两。
上经六卦兼六,三十加六。下经二卦兼二,三十四加二,故其数适相当也。
反期上经,阳五十二,阴五十六;下经阴五十二,阳五十六。皆一百零八。合之则二百一十六,应乾策之数。并两卦重算之,则四百三十二爻。
四百三十二者,七十二卦之爻数,统三十六宫之变化者也。论六十四卦,得三百八十四爻,内以二十四爻当四卦之数,三百六十爻当六卦之数,期合乾坤之策。
三百六十,止以六十卦爻数当之,尚余四卦,二十四爻。
邵子《皇极》以归於羲图四正离、乾、坎、坤四卦,京房卦气,以归于文图四正坎、震、离、兑四卦,分直二十四气,统七十二候。
俱准大衍卦一揲四,归奇象闰之法。亦周天行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之馀分。而此更包八卦四十八爻于反对重见之宫,则仍四其十二。
上经得乾策遇揲之数,为十二者三,下经得乾策奇扐之数,为十二者。以合于当期策数之零,并二十四于四十八,得七十二策。
配日之时,凡余六日,正《虞书》“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之谓,邵子赞《太玄》,知历法,又知历理,窃谓即其自赞。观三十六宫之言,可以知矣。
第诗中“天根”谓复,“月窟”谓姤,自复至姤,自姤至复,子午中分,皆三十二卦,而各有不易之卦四,左则颐、离、中孚并乾,右则大过、小过、并坎、坤。往来反覆推之,如易上下经之宫数。
宫于复之左方,而反对右方之卦,与宫于姤之右方,而反对左方之卦,各十四,又虚合重见之四,统于左右各十八宫。则经以参错,图以整齐。其数为均平则一。
真四时平分之气,贯七十二候。春为乾元,四时之首,流行生长收藏之中,故云三十六宫都是春也。
至于月窟知物,天根识人,《皇极》列人物为三十二位,各分十六等,物则区以飞、走、木、草之飞、走、木、草,配巽、坎、艮、坤;人则区以士、农、工、商之士、农、工、商,配乾、兑、离、震、大概乾之交巽,乾为一一,变其初而为姤。
散殊分大为小,以坎至坤为千千,则上而起于飞飞之巨,下而极于草草之细,而物类可知,从姤之月窟观也。
坤之交震,坤为千千,变其初而为复,统体长小为大、以坎至乾为一一,则下而起于商商之细,上而极于士士之巨,而人品可识,从复之天根观也。
故其诗云然。详在《内篇》之十一。
盖邵子观人物,不离乎三十六宫之往来者,然也。或曰三十六宫之说不一,有以卦十二奇画十二偶画当之者;有以乾一至坤八之卦数当之者。今反覆以求此解,固合。
第深观诗意,似有每卦各得三十六宫之趣,就姤复而论,往则自下观上,从初爻变至上是也;来则自上观下,从上爻变至初是也。
凡一爻变一卦,一卦又得六爻,为六六三十六,即其爻变所统,而命之为宫。
如复卦统坤、临、明夷、震、屯、颐各六爻所直之卦;姤卦统乾、遁、讼、巽、鼎、大过各六爻所直之卦之类。闲中往来观玩,随卦而得三十六官,愈衍愈多,即可得生生不息之极,於元元相续之内,而一一下至千千,千千上至一一,举人物巨细,胥统于其间矣。
观是说也,邵子自咏皇极观物于元会运世,而见天地之心,非泛举《易》而言也。即就《易》推之,亦无不与其言相吻合云。
存以俟订。并拟口占便记附后:“三六宫分重六宫,乾坤颐过坎离通。上更分四四还重二,小过中孚十八同。下上下经全三十六,往来爻合八初终。其余反覆双双列,都是春寻一阴一阳中。孔圣卦从《周易》序,邵贤图发伏羲功。偶拈神策推诗意,月窟天根问此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