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就应该这么教作文
一个偶然的机会,经由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推荐,我读到了葛成石老师的书稿《不妨这样教作文》。
一读,不禁鼓掌叫好,情不自禁引以为知己。
《不妨这样教作文》中,有很多葛老师教作文的小故事。最打动我的,就是他对于“真”的坚守。
葛老师“真教”作文,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经常写作的“灵魂写手”。他“真写”,更“写真”。他在用他的每一个作品给学生做示范:做真人,写真文,抒真情。
葛老师笔下的文字,哪怕是小说,都真实得让人唏嘘感叹。比如他的中篇小说《月亮之背》,里面刻画的巫老师、皎月妈,都是典型的完美主义者,他们都将心目中最完美的样子,简单粗暴地套在孩子身上,若孩子与这种“完美”稍稍有偏差,就觉得天要塌下来了。老师写的小说,为什么也这样“丑化”老师?没有别的,就是因为有这样真实的事情。读着葛老师的故事,我的内心热浪翻涌:我懂,一个真正关注孩子的生命状态的人,才会创作出这样的故事。
而他的中篇小说《木叶落》干脆就以“呼唤真实,拒绝虚假”为主题。多少人在讲着假话,却并不认为自己在讲假话,更别说脸红。而主人公卜贝生是个较真的人,于是跟这世界有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葛老师塑造了一个和现实世界格格不入的人,来表达自己对于“真”的思考和探索。
葛老师的教学随笔,也让我爱不释手。比如那篇教学杂谈《作文的灵性来自宽容》。在葛老师看来,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倾听,去感受,是值得鼓励的,不要简单地以“对”和“错”来给他们贴标签。与其鼓励虚伪的高尚,不如宽容真实的缺陷。这样,教出来的作文才有灵性,培养出来的人才有活力。
有了好的理念,自然有好的方法。我看葛老师教作文,真的教得很灵动。
他时常把生活搬进课堂,搬进讲坛。比如他开过“用耳朵写作”“在作文中当法官”“语文归来花灼灼”等观摩课和讲座。为什么用“语文归来花灼灼”这样的主题呢?他说现在的语文课不是语文本来应该有的样子,语文本应是春天般百花争艳的,而不是死气沉沉、以刷题和考试为唯一目标的。在他的写作课堂上,学生仿佛不是在学写作文,而是在经由各种丰富多彩的方式,全方位地调动自己的五官感受生活,全方位地磨砺自己的思辨力评价生活。他总有一种魔力:让孩子们发现原来生活和作文是如此密不可分,只要投入地生活,就有可能找寻到写作的门径。
葛老师许多的作文观点,都让我深深共鸣。他说不要只关心学生的作文得分如何,更要关心他们写作的状态:是不是感觉在释放?是不是感到很愉悦?他说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人拥有创造幸福的能力,而不是让人畏惧,更不是让人绝望。所以他提倡自由阅读和自由写作。他认为学习上,首要的是不排斥、不畏惧,如果能激发起读写的兴趣,那就是超预期的收获了。自由写作,可以不命题,也可以半命题,让学生写真正想写的,开始写的字数不多也不要批评,慢慢地让学生找到写作如同和知己聊天的感觉,这样,学生动笔的欲望就被激发了,他们就会用纸笔去经营和创造幸福了。写议论文也一样,葛老师让学生通过书面讲道理的方式来解决现实中真正面临的问题,甚至生活中不敢吵的架也用文字吵一回……学生写议论文的能力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哦,我越读越懂了:葛老师在经由自己写作和教孩子们写作,努力实现一个伟大的目标:让孩子们活得更像真实的人,让孩子们活得更幸福。
而葛老师自己,就是一个活得特别真实、特别有“人味儿”的幸福的人。
葛老师爱生活。他的家中挂着自己写的字、画的画,有一幅画题目就叫《生活秀》。他偶尔也拉几下二胡。他有一条小视频,自己在拉弓,猫咪在推弓,意趣盎然。
我还听过一个关于他的有趣故事:有一次葛老师在小区散步,不知谁家的孩子一直在身后跟着,葛老师快他也快,葛老师慢他也慢。葛老师停下来,小男孩终于开了口:“叔叔你抽完烟后,烟盒能给我吗?”葛老师立刻明白了,如今小区很多孩子在玩赌烟卡的游戏。葛老师想了想,掏出没抽完的烟盒,将上面的盖子揭下,递给小男孩了。后来,当葛老师那个残缺的烟盒出现在他人面前时,他笑着做了这样的解释:“我是做贼一样将烟盒盖子给小男孩的,我怕他家长知道了要把我骂死。但我真的不愿拒绝他,他鼓起了多大勇气才开的口,如果被拒绝,怕是以后要失掉这份勇气,也失掉为自己的愿望去努力争取的能力。和这个结果相比,他多玩一次烟卡又算什么呢?”
这个小故事非常打动我。我的头脑中老是出现这么一个滑稽的画面:一个中年男性“做贼”的可爱样子。
葛老师,是多么地懂孩子,懂童年,懂生活啊!
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懂在作文课堂上,应该把孩子们带向何处,如何带过去。
这本书背后的支撑,是葛老师“作文与育人融合教学的校本课程研究”课题。他管理一所学校,工作繁重,但每次课题组成员写听课总结,他都是第一个交稿的。别人问他为什么能写得这么快,他说他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所以快。他教学生写作,也总是鼓励学生怎么想就怎么写。写真实的,才是最快的;写真实的,才是最有个性的。
经由语文立德树人,经由写作立德树人,葛老师是真正地、真诚地走在这条道路上啊!
葛老师的作文教学理念,与青春语文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青春语文讲究经由语言文字的学习探索生命幸福之道,青春语文号召语文教学要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保持、享受整个人生的青春状态(即幸福人生)做准备。葛老师也是如此。在办学思路上,他提出了打造“书香校园”“宁静校园”“活力校园”的口号。前二者好理解,但能提出“活力校园”,则来自他对教育的独到理解和对教育现状的勇敢担当了。
我推荐《不妨这样教作文》,因为本书所提倡的爱生活、爱阅读和爱表达,都是在关注人本身,都是在经由写作,让学生持续地发现自己、认同自己,成为独一无二的幸福的自己。
这就是我们教作文的康庄大道,也是我们教作文的终极目标啊!
谨以此朴素文字,祝贺葛老师新著出版。
2024年11月26日于北京五道口
王君,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入选“百年中国语文人博物馆”“中国语文·教改博物馆”,首届全国中语十大学术领军人物,全国教育改革先锋教师,省级优秀班主任。获得教育部首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语文湿地”创建者,青春语文研究者,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出版专著25部。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文章24篇。语文教学探索和班主任工作探索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