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作文就是游戏
对于作文,许多孩子不是不能写,而是实在无话可写,所以拿起笔来就开始写空话、套话,他们的写作完全与生活脱节,久而久之就对作文产生了畏惧和厌倦的情绪。何不给孩子们创设一种情境?或与孩子们共同参与一项活动?这样他们就会发现,原来写作不是一件很难的事,甚至,他们还会喜欢分享,喜欢表达,写作也就成了一种乐趣。
教学过程
第一节:
1.读《阿长与 <山海经>》,思考问题。
2.选5位同学上台回答问题,老师趁学生不注意,玩了一把恶作剧。
3.学生回顾刚才恶作剧的细节,共同补全遗漏的细节,并做好记录。
第二节:
4.学生将笔记整理成作文《记一次恶作剧》。
5.选两篇作文念出来,看哪一篇更能引人发笑,并总结引人发笑的原因。
6.得到启示后,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内容
1.《阿长与 <山海经>》选文及思考题
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
……她生得黄胖而矮……
……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
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
……
……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
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
……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 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思考:
(1)之前老师说“真实的都可以写,假的不可以写,恶的、丑的反思后再写”,本文是否体现了这一点?为什么?
(2)“我”对长妈妈的态度“前后矛盾”,是真实的吗?
(3)假如有人对你搞恶作剧,你会怎样?
2.恶作剧环节
台上学生轮流回答问题,老师趁机逐个拍拍学生的肩膀及后背,并顺手将便利贴粘在学生背上,上面分别写着:我是佩奇、我是小花猫、狡猾的狐狸、猪猪侠、木头人。
3.总结领悟
之前讨厌长妈妈是真实的,之后产生“新的敬意”也是真实的。有的同学在恶作剧之前说假如被人捉弄,他会撕那个人的书,这是真实的,后来并没有撕人的书,只一笑了之,这也是真实的。世界是变化的,心情也是变化的,真实是可以“前后矛盾”的。
“我”对长妈妈直呼其名,有的同学要撕别人的书,这些也许让人觉得是恶的、丑的,那么就要反思后再写,“产生新的敬意”“一笑了之”都属于反思的结果。我们写恶的、丑的,是为了抵制它,而不是宣扬它。
学生习作
记一次恶作剧
这节课老师先是让我们看了鲁迅写的一篇文章——《阿长与 <山海经>》,我们看完之后,老师告诉我们要写出人物的真实心情。
接下来老师叫了几位同学上去分享:假如被别人捉弄了,你会有怎样的心情。最令人瞩目的明“猩”邓祖亮先发言了,他说:“我要是被捉弄了,我一定要去撕他的书。”说完他脸上流露出了一种愤愤不平的表情。接下来老师又采访了那有名的“南非小伙子”刘建强,他说:“要把捉弄我的人狠狠地揍一顿。”话音刚落,我忍不住笑了,心想就他那小身板怎么和别人打架?而黄微烨说的是:“要让老师罚那个捉弄我的人抄100遍课文。”
当全部人发言完后,老师并没有让他们下台。老师的脸上露出一丝想要做坏事的表情。接着“作虎队”全员上去了,而那些发言的同学还没有发现。老师对“作虎队”的成员们窃窃私语了一会儿,又让刚才发言的同学们转过身去。看来真的有一件坏事要发生了。果然,“作虎队”成员的言行举止还是被神机妙算、观人于微的我注意到了。那些发言的同学背上很快就多了一张张纸条。纸条上的字让同学们哭笑不得,有“我是佩奇”,有“我是小花猫”,还有“狡猾的狐狸”。
那些被捉弄的同学开始还被蒙在鼓里呢!后来他们察觉到了不对,于是摸了摸背后,嘿嘿,有好戏看了!刘建强会去打“作虎队”的成员吗?我心想着他们刚才说过的话。结果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他们个个都哈哈大笑起来,早将自己说过的话抛到了脑后,纷纷解释那只是气话。台下的同学听了明“猩”的发言,又炸开了锅,还说邓祖亮言而无信。听了这话,邓祖亮脸上似乎露出一种十分尴尬的表情,并且无言以对。
不知不觉一节课就在欢笑中过去了。这节课让我懂得,要想写好人物心情,不能只听人说什么,还要看他怎么做。因为心情这东西总是变幻莫测的。
教学札记
以前孩子们写作文,大多搬用书上读来的句子,或是凭自己的想象,作文失真或缺乏细节、个性,也就十分正常了。但作文中哪里来细节呢?又如何写出真情实感呢?这当然离不开生活了。本节课,老师领着孩子们玩玩游戏,他们有了一次共同的经历,有哪些细节可用,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就可以共同探讨了。通过这节课,孩子们也更加认识到了作文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初学作文的孩子仅仅要做到如实记录,也不是很容易的事,得十分用心观察、感受才行,比如范文中,小作者对刘建强同学的话表达了质疑,对老师的表情做了揣测,连想看台上的笑话的心理都记下来了。他是真正用心参与了整节课的过程,才能将他收获的快乐传递给读者。
作文就是游戏:猜猜他是谁
如何才能让大家猜到你写的是谁呢?
1.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头发、眼睛、皮肤、身高、衣着等等)
2.抓住人物的特征来写
比如他眼睛特别大,像铜铃一样
她很活泼,像只小鸟一样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3.写人物的喜好
比如他做作业喜欢咬笔头
她爱冰激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