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浅谈西方人描绘的自由市场模式
几乎所有具有经济学常识的人都清楚,西方人告诉我们,自由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人数众多的买卖双方通过市场自发完全竞争,形成交易价格,由价格信号调节市场供给,能把社会资源配置得井井有条。并建议:在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政府别插手,少干预,要充分相信自由市场的能力。具体情节如下:
在某个行业中,一种商品如果供应多了,卖不掉,价格就会下降,该商品的生产者会觉得亏损,于是就减少供应。如果供应少了,供不应求,价格就会上涨,该商品的生产者会觉得多生产些依然有利可图,于是就增加供应。这样,市场的作用使得该商品生产得不多也不少,刚好满足社会需求。
在全社会各行业之间,人才、钱、土地等生产要素是自由流通的,或者说,哪个行业更赚钱,想赚钱的老板就带着这些生产要素投资到哪个行业,当所有的老板都这么想时,最后的结果就是你把同样一笔钱投向任何一个行业,获得的利润率都差不多,形成社会平均利润率,这个时候行业间市场将达到动态平衡。
几百年来,没人觉得这个故事有问题。对照现实,我们也能发现,综合风险、收益和创业难度,现实中各行业利润率确实是趋同的,我们经常能感到投资这个行业差强人意,投资另一个行业也好不到哪去。但现实中还有个现象,那就是社会平均利润率是不断下滑的,利润越来越薄,甚至有人发出感慨,忙忙碌碌一整年,一打一算不赚钱。西方人的自由市场故事讲到市场形成社会平均利润就完了,从来没有哪个经济学家给社会平均利润建过模型,最多也就一句解释,这些行业的企业商品同质化严重,恶性竞争,打价格战,所以利润越来越低。这种解释是不负责任的,一方面,从理论上讲,西方人的经济学理论中,对同质化市场的研究模型即完全竞争市场模型的故事最终结局是获得社会平均利润,而非恶性竞争到每家企业破产,即凭什么理论上讲同质化竞争能获取社会平均利润,而现实中又责怪厂商同质化竞争是恶性竞争?另一方面,在现实中,我们都清楚,商品是不可能避免同质化的,比如生产类似吸顶灯的商家有上千家,指望着一个小小的照明灯做出上千种花样实现“一厂一品”来避免同质化是不现实的,即便是做出上千种花样,在大多数消费者眼里都是一个照明的东西,都是一样的,还是“同质化”。
本章就是要建立一个简单模型,分析清楚,社会平均利润不断降低,到底是自由市场游戏参与者的问题?还是游戏本身设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