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观点总结
本章推导出的经济新观点如下:
1.全社会潜在劳动供给意愿也即劳动力供给能力是高于全社会劳动需求量的。
2.在一个自由市场的成熟阶段,只要按西方自由市场模式,按劳动者的自发来配置劳动力资源,那么一定会出现失业,一定会出现自愿性失业。
3.在西方自由市场模式下,劳动力越是勤奋、肯吃苦,越是俭省节约,内卷就会越厉害,失业现象就会越严重;
4.普通劳动力的工资只取决于劳动力群体最底限的接受水平,跟社会蛋糕做大还是做小没有任何关系。从全社会来看,普通劳动力群体不要指望企业利润增加能给自己带来收入增加。
5.蛋糕越大,但普通劳动力分到的蛋糕永远不变,资本分到的蛋糕就越来越大,所有采用自由市场模式的国家都会形成贫富两极分化,普通国家一定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这是自由市场模式内生的,无法逆转的。
6.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博弈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在金钱的完全买方垄断机制下,把卖方逼到成本线上。
7.社会对劳动力能力的追求是没有最高端只有更高端。改善普通劳动者技能对改善劳动力群体的整体工资水平没有任何作用,只会导致用人要求水涨船高,就业竞争加剧。即便是劳动者被培训成孙悟空,孙悟空的工资也就只值三四千元。
8.提升劳动力的知识技能对于发展高新产业是有好处的,但不要指望这招能够解决结构性失业。就像水涨船高的道理一样,水刚涨多高船就立马跟着涨多高,水再怎么涨也不可能高过船;劳动力群体刚把自身能力水平提升到第n级,产业结构立马就会提出第n+1级的用人需求,让劳动力永远处于结构性失业状态。
9.社会对劳动力价格的追求是没有最低廉只有更低廉。不要指望普通劳动力接受了比3000元甚至更低的月工资,就可以解决用工荒和就业难。即便是普通劳动力接受了一分钱一个月的工资,故事结局永远是总有一部分企业喊着用工成本高还不好招人,总有一部分人失业不好找工作,用工荒和就业难永远并存。
10.从全社会看,全面性的减税、降息、降费等,顶多就是短期内让企业好转一些,但时间一长,企业经营依然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