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
清热祛湿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每年的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时即为夏至。夏至时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峰值,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
膳食原则
夏至节气后,气温继续上升,降雨增多,容易引发人体出现头晕、疲倦乏力、不欲饮食等情况,人体在夏季的这种反应即中医所称的“疰夏”(民间俗称为“苦夏”)。因此,夏至之后,饮食仍要以清热祛湿、消食和胃为主。
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要顺应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夏季炎热,人的消化功能偏弱,饮食除了要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外,还要注意避免食物过咸、过甜,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以免化热生风。
食材推荐

药食同源食材
薄荷、蒲公英、金银花、淡竹叶、赤小豆、砂仁、茯苓、木瓜、生姜、紫苏叶等。
日常食材
粳米、绿豆、丝瓜、苦瓜、黄瓜、香菇、西瓜、桃、鹅肉、鸡肉、鲫鱼等。
药膳推荐
解暑凉茶 (多人量)
用料
淡竹叶3克,白茅根5克,夏枯草5克,玉米须30克,荸荠20克,麦芽糖适量。
做法
1. 将所有食材洗净,放入电热壶中。
2. 加水800毫升左右,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3~5分钟,放凉后加入适量麦芽糖即可饮用。
功效
清心除烦,生津止渴。
小贴士
湿热体质者尤其适宜饮用。
淡竹叶砂仁猪心汤 (约2人量)
用料
淡竹叶6克,砂仁3克,莲子20克,大枣6克,猪心200克,姜、盐、香油各适量。
做法
1. 猪心切片,放入锅内,焯水去腥味,捞出备用。莲子洗净,浸泡半小时备用。
2. 先将莲子放入砂锅内,加水煮半小时左右,再将焯好水的猪心和姜片放入砂锅内,加入砂仁、大枣、淡竹叶,大火炖15分钟,加入适量盐及少许香油调味即可。
功效
清热祛湿,宁心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