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表
公元前
221年 秦朝建立
秦国战胜楚、燕、齐后统一中国
210年 秦始皇驾崩
秦、楚、汉之争,以及汉帝国建立前刘邦与
项羽的战争
206年 刘邦称汉王
202年 高祖称帝
196年 在汉朝与异见者作战后,非刘姓王被取代
195年 惠帝登基
188年 吕后执政
183年 长沙遭南越王攻击
180年 文帝登基
166年 匈奴逼近长安
157年 景帝登基
154年 中央政府镇压七国之乱
141年 武帝登基
129~124年 卫青北伐(前127年);巩固北方防线
121年 霍去病进军西域
119年 卫青与匈奴作战
112年 南越之战
109年 征讨云南(滇国)、卫氏朝鲜
104年 李广利出征大宛
约100年 长城烽燧延伸至敦煌
99年 李陵向匈奴投降;李广利反击匈奴的行动
91年 巫蛊之祸
87年 昭帝登基
匈奴入侵,上官桀反攻
84、82年 镇压益州叛乱
74年 宣帝登基
72年 助乌孙抗击匈奴
61年 赵充国镇压羌人起事
51年 与匈奴呼韩邪单于和平相处
48年 元帝登基
42年 冯奉世镇压羌人起事
36年 诛匈奴郅支单于
33年 成帝登基
7年 哀帝登基
1年 平帝登基
公元
9年 王莽称帝
18年 赤眉起义;23年,王莽死后不久,内战结束
25年 东汉第一位皇帝光武帝登基
[1] 参考《史记》卷一一一,第2935页;《汉书》卷五五,第2484页;《汉书补注》卷五五,第12页a——关于公元前119年卫青和匈奴军队的战斗。参见Loewe,Michael 鲁惟一.2000.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the Qin,Former Han and Xin Periods (221 BC-AD 24) 秦、前汉及新朝人名辞典.Leiden:Brill,p.574;《汉书》卷五四,第2452页;《汉书补注》卷五四,第11页a——关于李陵公元前99年的最后一次战斗(参见Loewe,Michael 鲁惟一.1974a. “The Campaigns of Han Wu-ti 汉武帝的征伐.” In Frank A.Kierman and John K.Fairbank 费正清,eds., Chinese Ways in Warfare 古代中国的战争之道,pp.67-118.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参见《汉书》卷七〇,第3011页;《汉书补注》卷七〇,第8页a——关于公元前36年甘延寿和陈汤大败郅支单于。这种说法是基于一幅画,参见Duyvendak,J.J.L.戴闻达 1938. “An Historical Battle-Account in the History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 前汉史中的一次战斗记述.” T’oung Pao 通报 34:249-264。
[2] 参见《战国策》中关于谈判、劝说和战斗的一些逸闻;也可参见Lewis,Mark Edward 陆威仪.1999. “Warring States:Political History 战国政治史.” In M.Loewe 鲁唯一 and E.L.Shaughnessy 夏含夷,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From the Origins of Civilization to 221 BC. 剑桥中国上古史:从文明的起源到公元前221年.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620。
[3] 参见 CHOAC ,p.594,map 9.1,and p.629。
[4] 这些行动发生在公元前316~前312年;参见Sage,Steven F.1992. Ancient Sichuan and the Unification of China 古代巴蜀与中国之统一.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pp.112-117。
[5] Loewe,Michael 鲁惟一.2000.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the Qin,Former Han and Xin Periods (221 BC-AD 24) 秦、前汉及新朝人名辞典.Leiden:Brill,p.526.
[6] Loewe,Michael 鲁惟一.2000.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the Qin,Former Han and Xin Periods (221 BC-AD 24) 秦、前汉及新朝人名辞典.Leiden:Brill,p.142.
[7] 关于经济实践,参见Loewe,Michael 鲁惟一.1985. “Attempts at Economic Coordination during the Western Han Dynasty西汉时期调节经济的尝试.” In S.R.Schram,ed., The Scope of State Power in China 中国国家权力的范围,pp.237-267.London: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8] 酒泉、张掖、武威、敦煌四地始建的时间不详。关于“酒泉和武威建立于公元前121年,但酒泉和张掖始建于公元前104年,敦煌稍晚,武威始建于公元前81年至公元前67年”这一初步结论,请参见Loewe,Michael 鲁惟一.1967. Records of Han Administration 汉代的行政记录.2 vols.Richmond 里士满,Surrey:Curzon Press,vol.1,pp.59-60。
[9] 参见张骞的报告,《史记》卷一二三,第3166页;《汉书》卷六一,第2689页;《汉书补注》卷六一,第2页b;Hulsewé,A.F.P.何四维.1979a. China in Central Asia:The Early Stage 125 B.C.-A.D.23 中国在中亚:早期阶段,公元前125~公元23年.Leiden:Brill,p.211。汉朝先后成立了南海、苍梧、合浦、珠崖、儋耳、日南、九真、交趾、郁林、牂牁(前111年),玄菟、乐浪、临屯、真蕃(前108年)和益州(前106年)等行政机构。
[10] Loewe,Michael 鲁惟一.2000.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the Qin,Former Han and Xin Periods (221 BC-AD 24) 秦、前汉及新朝人名辞典.Leiden:Brill,p.701.
[11] 第一任西域都护是郑吉,参见《汉书》卷七〇,第3006页;《汉书补注》卷七〇,第4页a。郑吉建立军府,见《汉书》卷九六下,第3923页;《汉书补注》卷九六下,第31页a;Hulsewé,A.F.P.何四维.1979a. China in Central Asia:The Early Stage 125 B.C.-A.D.23 中国在中亚:早期阶段,公元前125~公元23年.Leiden:Brill,p.187。
[12] 即所谓的“五饵之策”,《新书》卷四,第2页b~第4页b;关于这篇文章的真实性,参见 Nylan,Michael 戴梅可.1993. “ Hsin shu 星宿.” In Michael Loewe 鲁惟一,ed., Early Chinese Texts:A Bibliographical Guide 中国古代典籍导读,pp.161-170.Berkeley: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arly China and the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pp.166-168。也可参见 Yü,1967,pp.36-37。
[13] Loewe,Michael 鲁惟一.1967. Records of Han Administration 汉代的行政记录.2 vols.Richmond 里士满,Surrey:Curzon Press,vol.1,p.161,vol.2,p.64.
[14] 《汉书》卷九四下,第3824页;《汉书补注》卷九四下,第18页b; CHOAC ,pp.390-391。
[15] 关于李固,参见《后汉书》卷六三,第2073页;《后汉书集解》卷六三,第1页a; CHOAC ,pp.307-311。永和年间(136~141年)任荆州刺史,后任大司农;144年,被任命为太尉,146年被免职。
[16] WW,1978.2,pp.1-4 and 5-9,and plates 2,3;Loewe,Michael 鲁惟一.1994a. “The Authority of the Emperors of Ch’in and Han 秦汉两朝皇帝的权威.” In Divination,Mythology and Monarchy in Han China 汉代的占卜、神话和君主制,pp.85-111.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67,77.
[17] 《汉书》卷九六下,第3913页;《汉书补注》卷九六下,第18页b;Hulsewé,A.F.P.何四维.1979a. China in Central Asia:The Early Stage 125 B.C.-A.D.23 中国在中亚:早期阶段,公元前125~公元23年.Leiden:Brill,p.170。这段文字也提到了蓍草和龟甲被用来进行占卜的情况。
[18] 对于军事领袖和军官的出现、招募和职业生涯,参见Loewe,Michael 鲁惟一.2004. The Men Who Governed Han China 汉代的统治阶层.Leiden:Brill,pp.176-207。
[19] 参见Bielenstein,Hans 毕汉思.1980. The Bureaucracy of Han Times .汉代官僚制度.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124。
[20] 关于校尉,参见《汉书》卷一九上,第737~738页;《汉书补注》卷一九上,第22页b~第23页b;Bielenstein,Hans 毕汉思.1980. The Bureaucracy of Han Times .汉代官僚制度.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114-118。关于戊己校尉,参见 Hulsewé,A.F.P.何四维.1979a. China in Central Asia:The Early Stage 125 B.C.-A.D.23 中国在中亚:早期阶段,公元前125~公元23年.Leiden:Brill,p.79,note 63。
[21] 例如,两位著名的文学家,刘向(Loewe,Michael 鲁惟一.2000.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the Qin,Former Han and Xin Periods (221 BC-AD 24) 秦、前汉及新朝人名辞典.Leiden:Brill,p.372)和刘歆(Loewe,Michael 鲁惟一.2000.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the Qin,Former Han and Xin Periods (221 BC-AD 24) 秦、前汉及新朝人名辞典.Leiden:Brill,p.383),都有“中垒校尉”的头衔。
[22] 参见Loewe,Michael 鲁惟一.1967. Records of Han Administration 汉代的行政记录.2 vols.Richmond 里士满,Surrey:Curzon Press,vol.2,pp.261-273,《通典》卷三(前97~前74年),可能是对从淮阳郡或昌邑国来的兵员发放衣物的记载。
[23] 对于这类人,他们被施以复作或笞刑,参见Hulsewé,A.F.P.何四维 1955. Remnants of Han Law:Volume I Introductory Studies and an Annotated Translation of Chapters 22 and 23 of the History of the Han Dynasty 汉律零拾:《汉书》第一册第22、23卷导论研究及注释译文.Leiden:Brill,vol.1,pp.240-244。前68年,这样的一群人被派到渠犁(位于塔里木盆地,在罗布淖尔以西)屯田。《汉书》卷九六下,第3922页;《汉书补注》卷九六下,第30页b;Hulsewé,A.F.P.何四维.1979a. China in Central Asia:The Early Stage 125 B.C.-A.D.23 中国在中亚:早期阶段,公元前125~公元23年.Leiden:Brill,p.164,note 515。
[24] Bielenstein,Hans 毕汉思.1980. The Bureaucracy of Han Times .汉代官僚制度.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114.
[25] 《汉书》卷一九上,第74页;《汉书补注》卷一九上,第28页a~b。关于官员俸禄的层级,见Bielensetein,1980,p.4。关于太守和都尉及其下属单位之间的关系,见 Loewe,Michael 鲁惟一.1967. Records of Han Administration 汉代的行政记录.2 vols.Richmond 里士满,Surrey:Curzon Press,vol.1,pp.58-61。
[26] 详见Loewe,Michael 鲁惟一.1967. Records of Han Administration 汉代的行政记录.2 vols.Richmond 里士满,Surrey:Curzon Press,vol.2,p.385。
[27] Loewe,Michael 鲁惟一.1967. Records of Han Administration 汉代的行政记录.2 vols.Richmond 里士满,Surrey:Curzon Press,vol.1,p.76.
[28] Loewe,Michael 鲁惟一.1967. Records of Han Administration 汉代的行政记录.2 vols.Richmond 里士满,Surrey:Curzon Press,vol.1,p.90.
[29] 关于1967年以前敦煌和居延的考古发现,见Loewe,Michael 鲁惟一.1967. Records of Han Administration 汉代的行政记录.2 vols.Richmond 里士满,Surrey:Curzon Press,vol.1,pp.1-15。关于后来相当多的新发现,比如从居延新发现的1.9万枚简牍,见 WW,1978.1,pp.1-11;Juyan xin jian,1994;Wei Jian 魏坚,ed.2005. Ejina Hanjian 额济纳汉简.Guilin 桂林,China 中国:Guangxi shifan daxue chubanshe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Loewe,Michael 鲁惟一.1977. “Manuscripts Found Recently in China:a Preliminary Survey 最近在中国发现的手稿:初步调查.” T’oung Pao 通报 63.2-3:99-136;Loewe,Michael 鲁惟一.1986. “Han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Recent Finds from the Northwest 近来在西北发现的汉代行政公文.” T’oung Pao 通报 72:291-314。
[30] Loewe,Michael 鲁惟一.1964. “Some Military Despatches of the Han Period 汉代军檄.” T’oung Pao 通报 51.4-5:335-354.
[31] 关于将这些残片拼凑在一起的尝试,请参见Loewe,Michael 鲁惟一.1967. Records of Han Administration 汉代的行政记录.2 vols.Richmond 里士满,Surrey:Curzon Press,vol.1,pp.19-23,Loewe对可能被识别的报告做了总结。关于1967年以来在居延遗址发现的文件,见Juyan Xin jian,1994。
[32] 《史记》卷一〇二,第2758页;《汉书》卷五〇,第2314页;《汉书补注》卷五〇,第6页b;Loewe,Michael 鲁惟一.2000.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the Qin,Former Han and Xin Periods (221 BC-AD 24) 秦、前汉及新朝人名辞典.Leiden:Brill,p.101。
[33] 关于在居延的农业定居点,见Loewe,Michael 鲁惟一.1967. Records of Han Administration 汉代的行政记录.2 vols.Richmond 里士满,Surrey:Curzon Press,vol.1,p.56。
[34] 例如,一些较重的弩、铁制武器、用来发信号的旗帜。有些装备,比如在墙上装的床弩,是木制的,完全可以现场制造。关于堡垒的装备,参见Loewe,Michael 鲁惟一.1967. Records of Han Administration 汉代的行政记录.2 vols.Richmond 里士满,Surrey:Curzon Press,vol.2,pp.151-168,document MD 19。
[35] Yinwan Han mu jian du 尹湾汉墓简牍.1997.Beijing 北京:Zhonghua shuju 中华书局;见照片,pp.17-18,抄本 p.103。尹湾位于今江苏连云港。
[36] Yinwan Han mu jian du 尹湾汉墓简牍.1997.Beijing 北京:Zhonghua shuju 中华书局,抄本 pp.106-107。
[37] 有关此文件的各种见解,参见 Loewe,Michael 鲁惟一.2004. The Men Who Governed Han China 汉代的统治阶层.Leiden:Brill,p.77。
[38] 此类泄露的案例包括王迁(前68年)、赵昂(约前60年)、陈咸(Loewe,Michael 鲁惟一.2000.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the Qin,Former Han and Xin Periods (221 BC-AD 24) 秦、前汉及新朝人名辞典.Leiden:Brill,p.41)(约前40年)、宋登(前25年)和师丹(哀帝统治时期)。
[39] 《汉书》卷九六下,第3798页;Hulsewé,A.F.P.何四维.1979a. China in Central Asia:The Early Stage 125 B.C.-A.D.23 中国在中亚:早期阶段,公元前125~公元23年.Leiden:Brill,p.201。
[40] 《史记》卷六,第249页;Chavannes,Édouard.沙畹.1969a. Documents sur les Tou-kiue ( Turcs ) Occidentauxc,recueillis et comment é s suivi de notes additionnelles 西突厥史料正编补编索引.Taibei 台北:Ch’eng Wen Publishing 成文出版公司.(Orig.pub.1900.),vol.2,p.158;Nienhauser,William H.,Jr.倪豪士,ed.1994. The Grand Scribe’s Records 史记.Vol.1, The Basic Annals of Pre-Han China ;and vol.1,p.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