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如果没有新西兰皇家学会马斯登基金(Marsden Fund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New Zealand)的慷慨资助,这本书(英文版)是不可能出版的。得益于该基金,我可以于2001年在坎特伯雷大学(克莱斯特彻奇)召集一场关于中国历史上的军事文化的会议。坎特伯雷大学历史系的整体支持,特别是迈尔斯·菲尔本(Miles Fairburn)和彼得·赫本斯托尔(Peter Hempenstall)二位在会议和文集筹备过程中作为系主任所提供的帮助,保证了我即使在从坎特伯雷大学离职后,依然能得到资助。他们在我申请资金的过程中一直指导我克服行政和财政方面的繁文缛节,我对此深表谢意。我要感谢坎特伯雷大学的同事奈伊迈·塔里布(Naimah Talib)和朱迪·罗伯特森(Judy Robertson)在会议组织以及本书成形初始阶段所提供的帮助。
所有参会者都对会议的成功做出了值得称颂的贡献,虽然其中少数几位的文章没有被收入这一文集,但也值得感谢。我尤其想要提及几位与谈人:在近现代中国史方面具有研究专长的戴安娜(Diana Lary)和方德万(Hans van de Ven),以及西方军事史学家约翰·林恩(John Lynn)。他们的深刻洞见,为这次会议带来了充满价值的比较维度,并促成了一些章节中关于问题与方法的讨论。
感谢哈佛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团队,尤其是凯瑟琳·麦克德莫特(Kathleen McDermott)和凯瑟琳·德鲁迈(Kathleen Drummy)。他们事无巨细、一丝不苟,在本书的准备工作因意想不到的原因而推延时依然充满耐心,并给予诸多建议。我从未见到过如此得力且知情达理的编辑。
除此之外,我还要感谢那些抽出时间和精力审阅这些文章的匿名评审人。他们的建设性批评和建议一针见血,一些文章也依此进行了必要的修订。
最后,我非常悲痛地回忆起戴德(Edward L.Dreyer),他于2007年6月29日的突然辞世,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他在病倒的前几天,刚刚完成他负责的这部分章节内容。本书一些章节的作者将他视作挚友、师长,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我们将本书献给他,以此缅怀这位研究中国的杰出学者以及中国军事史领域的真正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