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书以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发展为研究对象,并将对该研究对象的探讨牢牢置于“人-地-业”的三维视角下。理论研究具体从“人”——利益相关者、“地”——体育赛事旅游空间、“业”——产业互动融合机理三方面进行,探讨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本质与内在逻辑。在实证案例选择时,本书力求选择与实践最相符的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进行数据资料的收集,具体以2019年第36届潍坊国际风筝节(4月20~23日)、南京女子排球联赛总决赛(7月3~7日)、北京男子篮球世界杯总决赛(8月31日至9月15日)、第33届泰山国际登山节(9月6~7日)的739位旅游者(正式测试样本量)为调查对象,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旅游者行为意向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本书通过国内外主流数据库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中国知网、读秀等检索并获取不同研究领域相关中外文期刊、学位论文和专著等文献资料,所涉及学科领域包括体育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旅游学,具体涉及体育赛事相关研究、体育旅游及体育赛事旅游的相关研究、旅游目的地与体育旅游目的地的相关研究。从总体上了解和掌握了我国体育赛事与旅游目的地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获得了理论研究的支撑和实证研究中深度访谈的主要问题,为本书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2.实地考察法
笔者自2018年10月加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健康中国’战略下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规制研究”课题组至2019年10月,先后多次实地观赛、走访调研。到访2019年第36届潍坊国际风筝节、南京女子排球联赛总决赛、北京男子篮球世界杯总决赛、第33届泰山国际登山节。在赛事举办时进行实地考察,主要目的是了解举办城市的自然人文环境,深刻分析体育赛事内涵。另外,全面收集相关资料,为体育赛事对旅游目的地的空间、产业影响和评价、建模提供支持。在实地考察过程中通过观察、交流、问卷等形式,获取相关信息资料。
3.深度访谈法
本书通过对旅游者的半结构式访谈,初步获取质量评价指标,这是预测问卷形成的基础。访谈对象分为知情者和代表样本,访谈时间在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本书不将样本的数量作为主要因素,而是将受访者能否具备发掘现象及现象之下的本质的“潜能”作为主要考虑因素。因此,本书选择了对所研究问题有较深入了解和接触比较多的个体作为访谈对象,这些个体涉及知情者,如高校体育旅游专家、政府旅游主管部门负责人;代表样本如赛事旅游者;兼具知情者和代表样本两种角色的个体,如赛事旅游企业主管部门的管理人员。访谈对象基本达到了本书深度访谈样本选取的范围要求和数量需求,共选取12位受访者,包括赛事旅游领域专家4位、服务营销领域专家2位、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工作人员1位、参与型赛事旅游者3位、观赏型赛事旅游者2位(见表0-1)。笔者通过面对面、电话、邮件等形式对受访者进行深度访谈,获取相关信息资料,修正完善相关初步指标。在每次访谈的过程中,笔者都会担任主持人,并事先将访谈的目的、要求、流程向受访者说明,并征得受访者同意后进行录音,访谈时间约为每人60分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访谈时间)。访谈根据事先拟定的提纲进行,在具体访谈中主持人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临时调整,访谈提纲仅起到备忘的作用,让受访者尽量拓展发挥,以期获得更多的关于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与内容,同时也关注他们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对这些问题处理的看法。深度访谈结束后,本书按照访谈提纲所设置的四大问题,用Excel进行梳理,通过分类、提炼、归纳获得了2.5万字的文字资料,为后续整理构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一手材料。
表0-1 深度访谈人员基本信息
表0-1 深度访谈人员基本信息-续表
4.问卷调查法
本书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要方法,以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者为问卷调查的主要对象,采用系统随机抽样以固定时间(5分钟)为间隔进行样本资料收集
,平均三人中有两人乐意作答,受访率为67%。问卷调查为构建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旅游者行为意向模型提供了一手信息与数据。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问卷初始题项均来源于对旅游者的深度访谈,通过总结访谈中旅游者提及频次较高的词句(见附录B)提取初始题项(指标),在专家对语句和逻辑的基本修改下形成预测问卷(见附录C)。预测问卷信效度的验证采用客观检验的方法即选取一个与正式调查总体相同或相近的小样本,试用预测问卷对他们进行调查以发现问卷问题及缺陷并进行修改
。本书于2019年4月2~4日世界斯诺克中国公开赛期间在北京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进行预测问卷的样本采集工作,回收有效预测样本245份。通过SPSS 20.0软件对预测问卷信效度进行分析、确定题项(指标)划分维度以保障后续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可靠性,最终形成正式问卷(见附录E)。在旅游者行为意向分析研究中,研究变量的测量维度均借用成熟的研究量表或公认的研究结论,因此直接编入正式问卷,不涉及预测过程,在正式问卷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结果中各研究变量的测量维度均得到验证,符合研究要求。正式问卷的调查对象为739名旅游者,样本采集地区包括参与型体育赛事2个,分别为2019年第36届潍坊国际风筝节(4月20~23日)、第33届泰山国际登山节(9月6~7日)。观赏型体育赛事2个,分别为南京女子排球联赛总决赛(7月3~7日)、北京男子篮球世界杯总决赛(8月31日至9月15日)。赛事举办地涉及2个一线城市(北京、南京)、1个二线城市(潍坊)、1个三线城市(泰安)。其中潍坊、泰安两地的体育赛事为常年赛事,具有很强的区域影响力和很高的赛事知名度,北京、南京两地作为奥运会和青奥会的举办地在大型体育赛事举办过程中具有优于其他城市的办赛条件和相关经验。潍坊、泰安、南京、北京4个城市都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禀赋,是我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选取以上4个具有较强代表性的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作为研究案例,有利于保障研究样本的覆盖面与代表性和评价指标体系及结构方程模型的有效性、合理性、可靠性。
5.数理统计法
出于构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旅游者行为意向分析模型的需要,本书借助Microsoft Excel、SPSS 20.0和AMOS 17.0等统计分析软件,采用多种定量分析法来实现研究目标。其中,以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纠正项目总相关系数(CITC)对本书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预测和修订;以验证性因子分析对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聚合效度进行检验;以结构方程模型(SEM)探究感知质量对旅游者行为意向的影响路径;以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检验进行旅游者特征的差异化检验。
6.优序法
优序法又叫量化优序法,要求专家从两个层面对指标进行判断。第一,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排序,目的是确定指标的序关系;第二,判断重要度相邻的两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目的是定量判断进而得出权重系数(见表0-2)。优序法属于综合评定方法中的一种,该方法因更适合对已确定的指标体系进行权重的分配而优于德尔菲法,本书将使用优序法确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权重,专家详细信息后附(见附录F)。
表0-2 优序法操作介绍
(三)技术路线
本书技术路线如下。首先,运用文献资料法梳理已有相关研究,主要梳理了体育赛事、体育旅游、体育赛事旅游、旅游目的地、体育旅游目的地的已有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界定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概念,并论证了从“人-地-业”三维视角探讨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发展对策的可能性和理论框架,为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从“人”“地”“业”的三维视角切入分别探讨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利益相关者关系、空间演变、产业互动融合机理,依托现有的成熟理论,期望达到剥离现象探究其本质规律和内在因果的目的。再次,基于“人-地-业”三维视角的审视建立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探究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旅游者行为的一般规律,从实证视角对理论研究进行补充,以期描绘更生动形象的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最后,在以上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人-地-业”三维视角提出包含“三个战略、四个推动、两个发展点”的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发展对策(见图0-1)。
图0-1 技术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