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国民党湖北省党部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毛泽东、蔡和森、张国焘、罗章龙、谭平山等出席。湖北由陈潭秋、项英参加。大会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同时党员必须保持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同年11月,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又专门作出《国民运动进行计划决议案》,指出党目前的首要工作,一是“扩大国民党之组织”,二是矫正国民党“政治观念”。决定在全国扩大国民党的组织:凡国民党有组织的地方,我党党员、团员“一并加入”;凡国民党无组织的地方,如湖北、湖南、安徽、浙江、福建、北京、天津、南京、奉天、哈尔滨等地,我党同志“为之创设”。
遵照中共中央的决定和指示,中共湖北党组织立即开始在全省创设国民党组织,董必武以主要精力投入了这项工作。
湖北虽然是辛亥革命的首义地区,但是由于屡经北洋军阀的摧残,坚持革命的国民党人四散飘零,在镇压二七大罢工以后,北洋军阀吴佩孚及其在湖北的代理人萧耀南对革命势力实行白色恐怖,武汉的政治形势十分险恶,正如中共三届一中全会分析的:“武汉近年突起的爱国运动,忽然沉寂下去,国民党旧党员可靠者极少。”这种情况给董必武等筹建国民党湖北地方组织增添了不少困难。
1924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大力帮助和具体参与下,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李大钊、瞿秋白、谭平山、毛泽东、林伯渠等许多共产党员出席了大会,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章程》和《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确认“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同意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革命民主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会后,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在上海、北京、汉口、哈尔滨和四川建立国民党中央执行部。汉口执行部负责指导湖北、湖南、陕西三省的国民党党务。委派中央执行委员覃振、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张知本前往主持,但张知本坚辞不就,覃振滞留上海。于是,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农民部长林伯渠奉派前去武汉。
董必武对林伯渠的到来十分高兴,和刘伯垂、项英、许白昊、林育南等一起协助林伯渠,在汉口日租界建立了执行部机关。
但是,林伯渠的行踪很快被北洋军阀侦知。5月初,吴佩孚密电北洋政府,提出要严防“过激党”。同时,萧耀南亦密令湖北教育厅:“据沪探称,此间过激党禀承孙文联络苏俄,实行共产主义,分往内地及长江各省”,要教育厅严防“过激党”与学生勾结。不久,萧耀南出动大批侦探和军警进行搜捕,汉口执行部被查封,在执行部任职的许白昊、刘伯垂、杨德甫等被捕(许、杨惨遭杀害),项英等被通缉,林伯渠因无法立足而返回广州,汉口执行部成立仅月余便被迫解散。与此同时,中共汉口地方委员会也被查抄,担任委员长的包惠僧离汉去沪,工作由董必武接任。这样,领导中共汉口地委和创建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的重担,落在了董必武的肩上。
董必武首先恢复了中共汉口地委的工作,领导全体党员大力开展工作。同时,积极筹建了国民党湖北省临时党部。在1924年春夏,成立了由他和刘昌群、刘光国、许鸿、张继渠等组成的筹备委员会,由何恐任秘书,余世颂任干事。上述人员都是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他紧紧依靠这些同志,联络和团结张国恩、张朗轩、郝绳祖、邓初民、江子麟、冼百言等国民党左派人士,组建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和各级地方机构,开展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斗争。1924年12月,在武汉主办《真报》的国民党右派分子郭聘帛,伙同《大江报》社长胡石庵(人杰)及马逐尘、祝润湘、黄湘云等,擅自在武汉成立“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和汉口特别市党部筹备处”,推举胡石庵为筹备处主任委员,并假冒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名义向湖北省政府立案。他们还私印党证,募集钱款,集合“老党员在汉组织省市党部”,与董必武为首的筹备委员会争夺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的领导权。
董必武立即组织力量向国民党右派发起反击。他以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名义,把郭聘帛一伙人的活动情况呈报国民党中央,揭露他们与北洋军阀相勾结、盗用国民党组织名义的真实面目。并于1925年3月24日,在湖北全省追悼孙中山逝世大会上,公开申明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早已成立,宣布郭聘帛等组织的“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和汉口特别市党部筹备处”为非法。使群众明了真相,郭聘帛的伪组织被迫取消。接着,董必武又报请国民党中央批准,正式委任刘伯垂负责汉口特别市的国民党党务。5月21日,以刘伯垂为首组建了直属国民党中央领导的汉口特别市临时党部。国民党右派的阴谋被粉碎。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1925年春,奉党组织的指示,董必武正式离开武汉中学,专门从事党的工作,尤其侧重于对国民党的统战工作。
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和准备,1925年7月15日至20日,在极为秘密的情况下,国民党湖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由于准备充分,大会开得十分成功。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湖北省第一次全省代表大会宣言》和《关于临时省执行委员会报告的议决案》《农民运动议决案》《一般国民运动议决案》等九个文件。宣言和决议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和推动国民革命发展的精神,又紧密地结合了湖北的具体情况,指明了湖北省国民党的行动方针、任务和策略。
大会选举产生了国民党湖北省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由董必武、陈潭秋等11名共产党员和张国恩、张朗轩、郝绳祖3名国民党左派组成。这个选举结果体现了中共中央关于共产党要“站在国民党中心地位”
的方针,从组织上确保了国民党一大宣言和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贯彻执行,保证了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成为大革命运动在湖北的大本营,也为中国共产党在湖北的革命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会后,董必武等选派一批共产党员,以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特派员的身份分赴全省各地,筹建国民党县、市、区党部。到1926年1月国民党二大召开前夕,在黄安、麻城、黄冈、黄陂、黄梅、汉川、沔阳、枣阳、宜昌、天门、襄阳、蒲圻、汉阳、监利、钟祥等30多县建立起国民党组织,全省国民党党员迅速发展到3000多人。此期间,董必武还派共产党员石炳乾在安徽泾县、河南商城、江西德安建立国民党县党部或区党部。这几个外省的县、区党部当时也受董必武主持的湖北省党部领导。
在建立国民党湖北省各级党部时,董必武非常重视党员的政治素质,他强调要多吸收工农中的积极分子入党。武昌、汉口的国民党党员中,工人成分占90%;武昌第一区和第三区发展的国民党党员,全部是工人。董必武指导他们建立工人俱乐部,创办平民学校,吸引和团结了更多的工人。当时,在北洋军阀统治区域,共产党是被严厉禁止和镇压的,国民党的旗号是可以公开打出来的。在筹建湖北各地国民党组织的过程中,共产党员积极开展工作,使中共党组织也获得了很大发展。随着中共组织和国民党组织的发展,二七惨案后处于低潮的湖北工人运动也逐渐复苏起来,农民协会也开始在乡村建立。到1926年春,湖北省的工会组织由1925年的13个发展到20多个,工会会员仅武汉地区就有57000多人;农民协会已在27个县建立,有会员3万多人。董必武还十分重视对各种群众团体的领导,相继对武汉学生联合会(后改为湖北全省学生联合会)、湖北青年团体联合会、湖北省教育会、湖北妇女协会、武昌律师公会、反基督教大同盟、现代青年社、湖北工学联合会等进行整顿和充实,建立党团,使之成为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领导下的有一定战斗力的组织。
经过董必武等一年多兢兢业业的工作,一个以共产党员为核心、以工农为主体、团结社会各个阶层群众的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建立,并积极运作了。他的工作受到了中共中央和国民党方面的肯定和赞扬。1925年10月,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在《湖北报告决议案》中,称赞说:“湖北党部的国民运动颇能努力进行,在国民党中完全占于主持的地位,领导群众的政治活动,均有相当的成绩。”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听取董必武关于湖北党务工作报告后,于1926年1月15日作出的《各省区党务报告决议案》中也认为:湖北省党务“仍有相当之发展”,“并确立了本党在群众中的领导地位,这是很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