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重重
经过前期运作,中远集团顺利拿到了东南村的地皮,以地皮入股。至于王树斌花了多少钱摆平了东南村的村支书和村主任,就不得而知了,反正远思不需要承担地皮费用,只负责产业园基建项目的投资和施工。
谁也没有料到的是,本来一切顺利,产业园项目历时两年多的建设,眼见就要竣工交付使用之时,竟然节外生枝!
由于城中村改造过于宽松的准入政策,导致许多没有实力的开发商想借机一拥而上大捞一笔,后果就是在三年大变样的大方针政策下,许多项目都没有土地证、规划证和预售证,无证建房、无证销售,最后导致了现在政策一变,合法项目变成了违规项目,产业园无法接入市政用水和市电。
不能接入市政用水和市电,产业园的供水用电都不能保证,如何入住办公?对于居民小区面临的麻烦,倪流用不着操心,他现在发愁的是,产业园项目除了无水无电之外,还面临着更加严峻的问题——东南村突然向远思索要5亿元的土地转让金!
五证不全,产业园落成的商铺和办公楼就属于非法建筑,按照严格规定应该予以爆破拆除。当然,产业园基本上竣工了80%的工程,被爆破拆除的事情不会发生,但五证不全带来的严重后果却十分致命。
五证不全,要补全证件,不但要交纳巨额的土地转让金,还要交纳政府开出的3亿的高额罚单。政府的罚单是因为违规上马项目,违规的原因是土地没有土地证。问题是,之前东南村村委会明确指出东南村的地皮没有问题,东南村村委会就有决定权,为什么突然又出现了索取5亿巨额转让金的变故?
五证不全的另一个严重后果就是项目无法由政府部门验收竣工,卓氏方面完全可以以项目不合格为由,拒绝履行当初收购一半以上商铺和办公楼的合同,同时还可以提出巨额赔偿的要求。
归根结底,事情的症结就在地皮的性质和转让过程的猫腻上,之前中远是如何从东南村手中拿到地皮的,又承诺了东南村什么好处,宋国文为什么明知城中村的地皮有可能存在归属不清的隐患,而非要冒险上马产业园项目,等等,倪流无从得知。现在宋国文不在人世了,他和王树斌曾经在暗中达成过什么内幕交易,也死无对证了。
虽然迄今为止卓氏并没有明确拒绝履行合同,也没有提出赔偿问题,倪流却是心中有数,现在主动权掌握在卓氏手中,卓氏不是不想借机一口吞并远思,而是在伺机而动,寻找一个最佳时机。
有一个问题倪流一直想不明白,中远在产业园项目中负责地皮,现在问题的症结出现在地皮上,是不是应该由中远交纳全部罚款?好吧,就算不交纳全部罚款,只要中远出面摆平了麻烦就行,为什么直到现在中远方面没有一点儿表示,反倒是远思上下乱成了一团,似乎全部损失必须要由远思一家扛下一样?
难道远思还真是活雷锋了?
就连远思的董事兼财务总监王骏群也言之凿凿地承认远思的损失至少10亿。10亿的巨额损失,到底是扯虎皮拉大旗吓唬人,还是别有用心地虚晃一枪?
倪流静静地等王骏群说完,然后拿起了手边的一沓资料,扬了扬:“王总监,你一再强调远思的损失至少10亿,言外之意就是产业园的问题要由远思一家扛了?可是为什么当初的协议明确指出,由中远负责协调解决地皮问题,远思只负责基建部分?现在出现问题的不是基建部分的工程质量,而是地皮遗留的隐患,远思大方地独揽10亿损失,中远就坐在一边儿喝茶看报,置身事外了?”
倪流的话三分戏谑四分犀利,王骏群顿时语塞:“倪、倪董,我的核算只是从最坏的情况出发,仅供董事会参考,并不作为最终解决问题的依据。”
唐简水一时气恼,王骏群太软弱了,怎么被倪流一句话就吓得退缩了。倪流再是董事长,他也是一个毛头小子,他哪里懂商业上的弯弯绕绕?现在正是一举借产业园亏损事件拿下倪流的大好时机,错过了良机,也许永远就没有打败倪流的机会了。要在倪流成长为一个合格的董事长之前,让他失去控股权!
“倪董,当初宋董是怎么和中远签署的协议,现在也不好考证了,这件事情我也向中远方面提出了异议,中远的答复是,当初宋董和王董口头约定,地皮从交付使用的一刻起,中远的任务就完成了,以后的事情全部由远思负责。现在地皮出现了问题,中远方面以当初有约定为由,拒绝和远思共同承担赔偿。”唐简水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既然倪流强行在洪东旭缺席的情况下召开董事会讨论产业园的问题,他就按照事先约定的计划,继续向前推动。
有意思,真有意思,倪流心中一阵冷笑,第一次见到主动往自己身上揽责任的良心商人,唐简水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风格感动得他差点热泪盈眶。
“照你这么说,唐副总,远思只有吃哑巴亏了?”倪流不动声色,“你说说看,远思现在可拿不出10个亿来赔偿,难道说,远思只有破产一条路了?”
“破产倒也不用,解决难题的办法我倒有两个。”唐简水以为倪流被他成功忽悠了,自得地一笑,“要么上市,要么融资。”
上市也好,融资也罢,都要稀释倪流持有的70%股份,倪流心如明镜,洪东旭是要借产业园亏损事件小题大做,想借机剥夺他的控股权。控股权一失,董事长的宝座不保,一号位置的权威不再,最终远思说不定还会落入洪东旭之手。
洪东旭夺权之心不死,而且无所不用其极,不惜拿远思的利益作为交换。如果说之前在和洪东旭交手之时,他还心存幻想,认为洪东旭身为远思的创始人之一,肯定会为远思的利益着想,那么现在他彻底对洪东旭死心了,第一次动了要除掉洪东旭之心!
“上市?在这个节骨眼上上市,成功率太低了。”倪流摇了摇头,“那么就只剩下融资一条路了,现在的远思负债累累,拿什么融资?都资不抵债了!”
拿什么融资,倪流心里清楚得很,当然是以股份换资金了,他明知故问,就是想让唐简水亲口说出。
唐简水没有辜负倪流的期望,他见倪流一步步被他引入圈套,心中一阵窃喜,原来还是高估了倪流遇事应变的能力,不需要洪东旭出马,他一人就可以摆平倪流。岂不是说,只要倪流上钩,重新调整远思的股权结构之后,他很有可能一举跃升为第三大股东?
“我有一个不成熟的建议,倪董,也许唐突了一些,不过事急从权,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希望你不要生气,也不要多想。”唐简水先给倪流打了一剂预防针,“我也是出于为公司的利益着想,希望远思能够顺利渡过难关。如果倪董肯转让手中的一部分股份,以股份换资金,也许可行……一个股权结构合理的公司,董事长一人持有70%的股份,比重过大,不利于公司长远有序地发展。”
抛开唐简水的私心,以股份换资金的提议,倪流不是没有认真考虑过,而且他也赞同唐简水的说法,一人独占的股份比重过大,不利于公司的健康发展。当然,在创始人风格即公司文化风格十分普遍的现状下,他不可能放权。谁都想让自己的想法得以实现,权力意志是每个男人心目中根深蒂固的信念。
其实倪流早有稀释手中股份的想法,以股份换资金,换来的不仅仅是资金,还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人脉,为远思引入活水,盘活远思董事会的一潭死水,对远思今后的长远发展绝对大有裨益。
当然,他必须牢牢掌握控股权,保证他持有的股份比例不低于51%,51%的股份,可以让他一言九鼎,坐稳一号位置的宝座,让整个远思无人敢挑战他的权威,保证即使远思董事会其他股东全部联合起来,也无法推翻他的决定。
“股份换资金……”倪流有意表现出迟疑的神态,停顿了片刻,“具体怎么实施,说说。”
唐简水朝王骏群投去一个踌躇满志的眼神,言外之意自然是想让王骏群高看他一眼,他步步为营,一步步拉倪流下水,居功至伟,而王骏群表现一般,自始至终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王骏群没有回应唐简水,若无其事地抬头看向了天花板,好像天花板上有什么好玩的东西一样。唐简水心里对王骏群无比轻视,这个样子怎么能成大事?洪总也是,当初怎么就看上了王骏群这个窝囊废?
王骏群是不是窝囊废,倪流暂且不管,反正唐简水和王骏群的眼神交流落在他的眼里,让他品味出了意味深长的内涵,他暗暗一笑,洪东旭的团队也不是想象中那么团结。
“拿出远思30%的股份,置换卓氏的3亿资金外加不追究违约的承诺。卓氏追究的违约金高达2亿,等于是30%的股份除了得到3亿的现金之外,还买一送一,卓氏附送了2亿的违约金。这样一来,相当于30%的股份卖出了5亿的高价,10亿的损失就直接降低到了5亿。”唐简水抛出了洪东旭和他精心挖好的大坑,看倪流会不会往下跳。
倪流听了,愣了一愣,似乎很感兴趣的样子:“听上去很不错,30%的股份换来5亿的回报,似乎很划算。不过,只解决违约交付问题,地皮问题还没有解决,治标不治本呀。”
“地皮问题的症结在中远身上,中远如果再次出面和东南村达成共识,东南村不再拿地皮说事,也许事情就迎刃而解了。”唐简水对答如流,似乎早就算准了倪流有此一问,“王树斌王董的儿子王亚内刚大学毕业,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他本人对经商特别感兴趣,如果远思能拿出2%的股份……王董是一个从来不会亏待朋友的人,地皮问题,他肯定会积极出面协调。”
好算计,倪流几乎要为唐简水,不,洪东旭的计策鼓掌叫好了。他现在持股70%,转让30%给卓氏,剩余40%,再拿出2%赠予王亚内——不知道王树斌为他儿子起名为“衙内”是什么用意,难道他一个小小的处级国有控股企业的董事长还想让自己的儿子当富二代——那么他的持有比例就会降低到38%。
洪东旭持股20%,卓氏进入远思的董事会后,将会以持股30%的比例成为第二大股东,如此一来,只要卓氏和洪东旭达成一致,双方联合,就能拥有绝对控股权,就能牢牢控制董事会的局面。
或者洪东旭联合唐简水、王骏群,再加上徐德泉,也能取得绝对优势。至此,倪流算是完全体会到了洪东旭的良苦用心,是想借产业园亏损事件一举掌控董事会,让他失去绝对控股权。有一套,有手段,有想法!
倪流当然不会坐视洪东旭的如意算盘得逞,他点头一笑,似乎是认同了唐简水的提议:“远思一共要出让32%的股份,按照比例计算,我出股22%,洪叔出股7%,徐叔出股1.6%,唐副总和王总监共同出股1.6%,算下来,我的股份稀释到48%……”
唐简水摇头一笑:“倪董误解了我的意思,我想说的是,远思出让的30%股份,从倪董70%的股份中出……”
图穷匕见,倪流乐了,公司是所有人的公司,他虽然持股最多,但又不是他个人独资,赚了钱大家分,赔了钱,为什么让他一个人赔?世界上还真没有这样的道理!欺负他是新人,还是认为他智商低?
倪流想到这里,不但没有恼羞成怒,反而轻松自若地笑了:“唐副总,这是你一个人的想法,还是包括洪叔和王总监也这么想?”
倪流这一问,问得有水平,如果唐简水说是他一个人的想法,那么等于是他一个人孤独地站在倪流面前,和倪流单挑,一旦事情闹僵了,他要一个人承受倪流的怒火,而且还要一个人承担全部后果。
这可不行,他是替洪东旭出头,是替团队打前站,他可以承受倪流的怒火,但不能一个人承担全部后果。唐简水眼珠转了一转,打了个哈哈:“洪总怎么想的,我不知道,不过我相信洪总也会支持我的提议,骏群和我的想法完全一致。”
“王总监,你也认为应该由我一个人出让股份拯救远思?”倪流单刀直入,直视王骏群的眼睛。
吴小舞气坏了,如果不是场合不对,她说不定早就挺身而出维护倪流了,唐简水欺人太甚,完全无视倪流身为董事长的权威,居然想当众摆倪流一道,真以为倪流什么都不懂,真以为倪流是软柿子?
好在倪流镇静自若的表现让她很满意,而且她也心里有数,倪流不会任由洪东旭一帮人摆布。即使如此,她也几次险些按捺不住心头怒火,几乎拍案而起要和唐简水唇枪舌剑一番。
不过经此一事,吴小舞更佩服倪流的本事了,现在的倪流比起以前成熟了许多,不疾不徐,若闲庭信步,谈笑间将唐简水咄咄逼人的攻势化为无形,颇有大巧若拙的高明。
这么说,倪流完全有信心渡过眼下的难关了?
渡过眼下的难关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如何借助产业园亏损的危机事件,迎接来自洪东旭团队的挑战,并顺利掌控董事会的大局,然后再将远思带上正轨,才是倪流面临的最大的考验。洪东旭借助产业园亏损事件大举出击,虽然让人不齿,但远思本来就有的隐患却是不容回避的事实。
倪流刚刚坐上一号位置的宝座,就面临生死之战的难题,也确实难为他了。
相比上次风雪之路上倪流稍显暴躁和急切的表现,现在他沉稳如山,不动如松,再加上随机应变的本事,假以时日,应该可以掌控全局。吴小舞越想越对倪流信心十足,再看倪流时的目光,充满了仰望。
倪流注意到了吴小舞对他的仰慕,心中却没有被美女欣赏的欣喜,相反,更加感觉重任在肩。现在的他,不但肩负着让远思渡过难关重振旗鼓的重大使命,还肩负着不让吴小舞、黄文旭几人失望的责任,压力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