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很多人都听说过吸引力法则,但是真正能够知道吸引力法则的精髓,或者说真正能够运用好吸引力法则的人并不多。市面上现存的讲解和出版物对吸引力法则的理解,都过于偏颇和狭窄。
有的畅销书虽然讲解了吸引力法则的部分内容,并且附上了很多的例子和见证,但是当事人实际使用吸引力法则时,会发现可能只在一些小事情上好用,当内在真正有些大的目标时,则感觉不太好用,甚至会产生很多负面情绪,如烦躁、怀疑等。因此,有人彻底排斥吸引力法则,走入相反的极端。
很多年前,我刚接触吸引力法则时,也跟很多人一样,认为“吸引力法则”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看上去不科学、不唯物。但后来我静下心来去研究它,并逐渐去摸索它、运用它,发现吸引力法则的确有作用,并且有很多市面上的畅销书所没有讲解到的、背后隐藏的、很少被公开的心法。
当我们使用吸引力法则设定目标的时候,越渴望实现一个目标,我们的内心产生的与之相应的渴求就会越大,这种渴求背后蕴藏的是巨大的匮乏感,也就是我们认为我们现在不快乐,除非实现这个目标。因此,渴求越大,想要吸引的目标越大,内在的匮乏感越大——吸引力法则就失效了。
那么有没有一个方法,既能够运用吸引力法则实现目标,又能够规避巨大的渴求所带来的反噬效果呢?通过对很多不同学科的方法与技巧进行研究并应用,我发现,吸引力法则的精髓其实非常朴素、纯粹——当我们与所愿事物同频时,就一定会吸引它的“到来”。但是这个吸引和某些书上所说的吸引又有很大的区别。
随着学习吸引力法则的程度不断加深,我意识到,要从最初的刻意吸引的初级阶段,慢慢过渡到更高级的阶段。
其实无须刻意,我们每天都会运用到吸引力法则。只不过这时候的吸引力法则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我们随时都在通过调整自己的意念、情绪、能量和想象,来调整自己的状态,创造出与之相匹配的人生。
通过多年的学习、研究和实践,我整理并总结出了不同流派吸引力法则的关联和差异,哪些流派的方法更好用、更有效,并对吸引力法则的步骤进行了重新排列,让其变得更加简单、明晰,易于理解和操作。为此,我撰写了本书,对吸引力法则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希望阅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真正体验到吸引力法则的妙处,这,也是本书的缘起。
下面,我们将一起度过一段很难忘、很有趣、很奇特的时光。我相信,这本书一定会给你带来不可思议的人生转变和体验,创造出你内心渴望的那些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