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思维
——站在终点,引来路
“不要想着去做什么,而是想着不做什么。”
“不要想着如何成功,而是思考如何避免失败。”
这两句非常经典的话,可以解释什么是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可以帮助我们看到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在实际应用中,它能帮我们开山,能帮我们破局,能帮我们发现新物种,能让我们在变革中不至于沉沦于过时的传统。
逆向思维,也称求异思维。据说,是查理·芒格的成功秘诀之一。它是“反其道而思之”的思维方式,是从问题的对立面或相反面来探索答案。很多人都知道逆向思维的强大作用,认为它很好用,但为什么好用,却很少有人能说明白。
人生处处有岔路。我们要达成一个目标,会遇到很多干扰因素,会出现很多节外生枝的环节,导致我们走偏路、走弯路,甚至走错路,如下页图所示。 逆向思维,可以让你站在终点,去反看起点。这样正向推进时遇到的那些岔路,自然就看不见了。

人生岔路
当你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起点),有人带你去另外一个陌生的地方(终点),怎样可以更容易找到回到起点的路?一般人会说“记住路标”。对我来说,有一个比记住路标更好的办法,那就是离开时去回头看离开的路,或者归来时倒着走(多回头看),来回忆你离开时的景色。这也是逆向思维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很好的体现。逆向思维,更像是翻转看世界,用相反(或相对)的视角,减少陈旧(开拓创新),离开原地(探索改变)。
理解了逆向思维的本质,我们就可以运用得更加自如。你想快速提高考试成绩,与其研究如何多得分,不如探讨如何少失分;你想提升自己,与其盲目拓展知识面,不如给自己的知识体系查缺补漏;你想做个好人,与其想自己该干什么,不如先弄清楚自己不该干什么。如果想与爱人白头到老,比知道该做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不该做什么。因为感情能够长久的原因,往往不是彼此做过多少感动对方的事,而是很少互相伤害……
不过,也不是什么时候都必须“反过来想”。一般遇到以下几种情况时,可以考虑使用逆向思维:
当你面对的问题难以用传统思考方式解决时;
当你对正推得到的答案并不满意,想要寻找新的解决方式时;
当你已经得到一些答案,但不确定是否全面,想要查缺补漏时……
这样你会避免被正向的岔路干扰视线,并在逆向的道路中发现隐藏在正向“死角”中的新答案。
有人会问:从终点看问题就不会看到岔路吗?会不会存在逆向思维的岔路呢?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万事万物之间都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整个世界就像一张巨大的网,假设任意两个点之间都有一条通路,那么从你的终点到你的起点,也一定会看到逆向的岔路。同时,我们也要清楚这样一个状况:既然是“逆向”的岔路,那么这条岔路中的起点就不是你所在的原来的起点了。我们不必考虑逆向角度的岔路,因为我们根本不在那儿。它与你无关。如果那个地方也有一个人,那么对于你来说的这条岔路,则会是在那个起点的人的正路。你在终点能看见岔路上的他,只是说明你们的境遇不同,但设定的目标相同罢了。他需要结合他的境遇和条件(起点),做出与你不同的选择(正路),最后才能与你顶峰相见(终点)。你们是殊途同归,如下页图所示。

俗话说,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站在不同的起点,拥有不同的资源,具备不同的认知,自然会有不一样的路径可以选择。我们只需要规避正向推进中的岔路即可。

当然了,如果你的起点可以改变(你的前提条件或者初始环境可以改变),你也可以通过某个逆向岔路,把自己调整到一个更适合的新起点,如上图所示。然后从新的起点出发,去实现自己原有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