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圈法则
——从为什么开始,更合人性
说到黄金圈法则,大家都不陌生。很多人甚至将之视为思想的灯塔,奉为圭臬。
黄金圈的模型结构非常简单,三个同心圈由内而外分别是Why-How-What。如下图所示。

Why,是黄金心,代表心中的价值、观念、目标;
How,是黄金脑,代表头脑中的方法和技术;
What,是黄金眼,代表看得见的现象和结果。
黄金圈法则的提出者是一名作家,叫西蒙·斯涅克(Simon Sinek)。他表示,绝大部分人的思考、行动和交流都是从现象开始,即从What开始,由外向内。然而卓越的人则喜欢从Why开始,由内而外地思考。由于这种思考方式能产生如“黄金”一般的价值,这个法则被称为黄金圈法则。
大部分商家做产品宣传时会说:“我们的产品很厉害,采用了什么技术,达到了什么水准……”这种说辞很难打动消费者。另一些品牌则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模式,比如乔布斯(Steve Jobs)会说:“(Why)我们一直坚信,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非同凡响,生而不同。我们一直在挑战传统,打破常规。(How)我们在产品设计、工业制造和用户体验上花费了巨大精力,都是为了让我们的用户获得极致体验。(What)我们所有的产品都遵循这一规则。那么,你会买一台吗?”当你感觉自己也认可这种“生而不同”时,你的购买欲望就被激发出来了。乔布斯的做法正是站在为什么的层面来打动我们,让我们产生购买的欲望。
几十年前,大众甲壳虫也这么做过。它在一则报纸广告中,以《次品》为标题,向消费者展示了一张汽车图片,并配文说明(大意):“尽管您可能没看出来,但它就是次品。(Why)我们绝不容忍任何次品流入市场,以免给您带来困扰。(How)我们的检查工人比每天生产的车还多,他们会检查每道工序,(What)以确保每一个产品的质量。”这则广告文案也因其卓越的创意和成功的效果而成为教科书级的经典案例。

为什么黄金圈思维模型这么有效?这可能是因为它与人类大脑的构造和运作方式相吻合。黄金圈内部的“为什么”(Why)和“怎么做”(How)对应大脑内侧的边缘脑。边缘脑是我们进行所有行为和决策的核心区域。它还负责处理信任、忠诚等情感。通过这一层,我们可以深入探究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并激发他人共鸣。黄金圈外层的“是什么”(what)对应大脑外侧的新皮层。这是我们理性思维和分析的关键区域。通过这一层,我们可以理解和掌握事实。
边缘脑和新皮层最大的不同就是边缘脑更容易“感情用事”。它会让我们做出一个决定或者行为,可又很难解释清楚为什么这样做。因此我们总会让新皮层“代劳”,为自己“没有原因”的感性决策找出理性客观的理由。
当你从“做什么”开始和别人进行交流时,就是对着别人的“新皮层”说话。虽然这时候他能够接收到大量的来自你的信息,但是因为大脑新皮层不负责行为和决策,所以他可能不会采取行动,除非他自己在脑中把你表达的“是什么”“你有什么”等信息主动转化成对他有好处这一认知,但谁愿意为一个陌生人花费这种精力呢?
当你从“为什么”开始与对方沟通的时候,就是直接对着他“边缘脑”说话。边缘脑控制决策。你让他先对你产生好感,有了选择你的倾向,这时再告诉它“你是谁”“你有什么”这些理性信息,对方才会听得进去、愿意行动。
这个思维逻辑在面试沟通、商务谈判、陌生拜访,甚至是相亲现场等多种场合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你去相亲、去谈合作,如果对方先入为主地不太看好你,后面的合作基本上也是失败的结果。即使你摆出了更多的优势、开出了更好的条件,即便对方当时没有完全拒绝,但在之后的合作中,对方也会用更挑剔的眼光审视你所有的表现,合作起来举步维艰。

黄金圈法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与陌生的对方首次沟通合作时,首先需要与对方建立同频情感,双方在价值观、做事方式上能够产生共鸣。无论这是出于真心还是策略,这种做法总是更加高效。
除了沟通之外,运用黄金圈思维也可以让自己在工作时更加游刃有余。比如分配任务时,大部分人通常都清楚这个项目的目标并知道按照流程自己应该做什么(What),但会有一少部分人能够迅速掌握其中的诀窍,知道如何更轻松地完成任务(How),还有更少的一部分人会选择在接受任务时主动去了解整个工作的全局情况,知道自己是什么定位,是什么角色,这样更能把握好做事的度(Why)。下面举一个具体例子。
上司安排你跟随一个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做项目。上司的意思是让你向对方学习。普通人可能会观察这个人做了什么,然后整理这些信息,勤学多问(What)。聪明一点儿的人会努力去学习他的思维体系、办事逻辑,即分析他的思考方法和行动方式,并了解他的经验和背景,以便能获得同样的处事能力(How)。拥有黄金圈思维的人则会先思考:“为什么老板选择派自己去而不是别人?”经过分析,他发现此行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向他学习,而是要替领导观察这个人的能力。跟他学习只是幌子,这时候做好自己该做的,领导才会满意(Why)。
普通人听话时,通常只关注对方表达了什么,而高手却会深入了解对方想要表达的真正意图,更高明的人则会直接回应对方的根本诉求。这就是不兜圈子的黄金圈,是深入人心的思维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