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本书存在的意义来自一个令人沮丧的事实:我们每天都会遭到海量数据轰炸,而我们的大脑原本并不适合处理这种体量的数据。本书介绍的工具和方法基于一个前提,那就是:高效传递数据是利人善举。你帮助他人对世界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对方就可以将精力聚焦于难点,争取做出好的决策。
然而,在从原始数据到合理决策的道路上,人脑设置了诸多障碍。本书就是要帮你看清障碍,优雅躲避,帮助他人做出更好的选择。
本书面向人群
本书面向商科学生和数据从业者。此类人群需要向他人讲解分析结果,尤其是对相关主题的了解不如你深入的受众。这些受众可能是你所在机构的高管或经理、消费者、外部利益相关方,或者其他要根据你给出的分析采取行动的人。本书将提升你的数据可视化能力,以便向他人清晰展示;为你提供整合数据图的工具,以进行兼具说服力与逻辑性的沟通;让你更好地帮助受众理解数据,依据数据采取行动。
本书特色
本书全面地介绍了数据传递过程,从设计有力的数据图,到建立清晰的数据阐述结构,再到向受众呈现数据,论证分析结果的合理性。大部分同类书籍仅仅聚焦于一个方面,本书则涵盖了当代数据从业者所需的各类技能。在介绍数据可视化的最佳实践以外,本书进一步为读者提供了一整套工具,助力高效的商务沟通。相比于上述主题的大部分现有书籍,本书具备以下特色:
1.兼具解释性数据图与沟通策略
数据可视化书籍大多只讲如何做好数据图。本书则更进一步,介绍如何利用数据图实现高效沟通,说服他人在数据指导下采取行动。本书会给出清晰整理思路的框架和原则,指明高效沟通的意义,设计高效的数据图,向受众展示数据图,论证分析结果的合理性。本书可以作为解释性数据图与沟通策略方面的启蒙书。
2.融汇实务视角与学术视角
本书结合了数据分析、商业实务、学术研究三个方面。借助自身的学术与实务经验,我在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开设了“数据沟通”课程。在那之前,我先是从事英语和计算机科学研究工作,然后我在科技行业有十余年的工作经验,负责向WPP(一家媒体业控股公司)、贝恩咨询公司和Hubspot(一家B2B营销软件开发公司)等企业的非技术背景人员介绍专业知识。经笔者亲身验证,本书中的工具在课堂和职场同样奏效。
3.适用于不同背景的读者
本书内容经过了各类场景和各类人群的广泛检验,包括对本科生、刚毕业的研究生、职场新人、职业生涯中期人士、高管级专业人员的在校课程和在职培训。本书既适合只接受过初级商科教育,或只有一般性工作经验的无背景读者,也对拥有几十年工作经验的人有价值。在大量实践基础上,本书框架和概念经过反复打磨、完善,力求清晰切实,对各类商业人士具有可靠的实用价值,且通俗易懂。
4.结合现实案例
本书加入了取材于数百名专业人士的现实案例,并经过了从本科生到职场人士的各类受众检验。案例涵盖了众多领域、行业和机构,体现了本书框架的广泛适用性。
5.包含辅助教学材料
本书提供了配套课程计划、幻灯片、习题答案和评分标准,读者可以轻松打造出一门本科层次的课程。辅助教学材料曾用于教师培训项目,帮助多名对数据可视化了解有限的教师提升教学体验。每章都有一道习题,目的是鼓励读者学以致用。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平台上还配有习题,要求读者完成从原始数据到沟通数据的各个环节的习题。这些习题适用于将本书全部或局部定为阅读材料的读者。
本书结构
本书共分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内的各章有前后承接关系,但各个部分的阅读顺序不限。
本书整体采取从微观到宏观的递进顺序。第一部分从脑内入手,介绍大脑对数据的感知方式。第二部分聚焦于优化单个数据图。第三部分延伸到高效信息沟通的结构。最后是第四部分,介绍信息传递策略,并探讨终极难题:他人反应。
第一部分 理解感知:数据图为何有用?如何发挥作用?
第一章 了解自己的思想: 从而改变他人的思想
沟通是将想法编码成文字、图像和声音,再由他人解码的过程。本章将阐明大脑在这个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并解释为什么数据沟通与数据分析面临着不同的挑战。本书其余部分就是探究这些挑战有何影响,以及如何构建最佳实践与框架,以对抗这些挑战。
第二章 了解数据图的原理: 深入大脑
数据图是数据沟通的一种关键工具。有些关系太复杂了,只用数字表示的话很难让人理解,而数据图能够使其一目了然。即便是最复杂的数据图,也是在利用人类视觉感知系统的几点特征。本章会讲解受众解码数据图信息的方式。第一节介绍视觉感知的基本特征。第二节讨论高效设计需要考虑的前注意特征(preattentive attributes)与格式塔原理。如果掌握了这些概念,你的受众就能轻松且可靠地解码你制作的数据图。章末习题是拆解一张数据图,让你能够将上述两节融会贯通。
第二部分 数据设计:如何设计出高效的数据图和幻灯片
第三章 选择数据图类型: 针对你的数据
数据图利用了我们发现数据关系的能力。因此,要选择最好的数据图类型,首先要明白你想要突出的数据关系。本章介绍了主要的关系种类,进而深入到呈现这些关系的最佳实践和常用数据图类型。章末习题要求你根据数据关系将数据图进行分类概述,目的是检验识别数据关系的能力。
第四章 简化增效: 要传达的信息
就算数据图设计得很用心,但如果过于复杂,那也无法说服受众。本章的目标不是降低数据图要表达的数据的复杂度,而是让你的数据图像透明的窗户一样,让受众看清底层的数据。本章给出两种简化数据图并突出核心信息的方法:最大化数据墨水比,建立信息层级。习题会检验你削减多余元素、实现数据增效的能力。
第五章 高效幻灯片: 紧扣要点
在商业领域,受众看到的数据图大部分被整合在幻灯片中。在数据图设计的基础上,本章会讲解如何制作向他人呈现数据图的幻灯片。本章聚焦于幻灯片设计里最重要的一个部分:确定每张幻灯片要表达的要点。本章会带领你将幻灯片的要点体现在提要中,还会介绍一系列检验手段,帮助你做出扎实有效的设计选择。习题要求你制作幻灯片并起好幻灯片标题。
第三部分 数据组织:如何将数据组织为有说服力的沟通内容
第六章 建立数据结构: 方便他人理解
清晰沟通建立在清晰逻辑的基础上。第三部分的关注点不再是制作高效的数据图,而是转向将数据图整合成有说服力的沟通所需的技能。本章会介绍一种思路整理工具——明托金字塔(Minto pyramid),目的是加强沟通的清晰度,用故事来确定主旨,检验论证的逻辑严谨性。最后一节会介绍如何轻松改造明托金字塔,以用于各类沟通场景。习题要求你基于一个商业案例和受众需求,给出有说服力的论证结构。
第七章 有说服力的数据框架: 促使受众行动
本章介绍除分析品质度和结构清晰度之外的对受众产生影响的因素,还讨论受众知识基础和固有偏见对论证方法的影响。通过“详尽可能性模型”这一框架,我们能够理解非数据因素对受众决策过程的影响。本章其余部分介绍WIIFT模型——What’s In It For Them(他们从中能获得什么)——围绕双方共有的思维模式来打造沟通重点,从而最大化沟通效力。习题要求你制作针对具体受众的明托金字塔。
第四部分 数据呈现与论证:如何预先准备以回应受众
第八章 数据呈现: 巧做准备
常言道,数据自己会说话,但事实并非如此。数据不会说话,当然更不能解释它对你的业务有何意义。本章将讲解如何在受众面前让数据“发声”。本章前半部分概述了TOP-T框架,这是一种数据向幻灯片的制作思路。掌握这套框架有助于让你厘清数据的含义,让受众更快理解你的意思,还会加强你的说服力。本章后半部分则会深入讲解高阶报告技巧。习题给出了练习用幻灯片,帮助你磨炼技能。
第九章 准备回应反对意见: 因为反对意味着重视
每名沟通者终究都会遇到受众的反对,本章讲解如何预判你可能遇到的反对种类,如何做好相应的准备。本章会告诉你,理解变化的本质有助于预测受众行为。此外,本章还介绍了受众混淆矩阵,以便你能准备好相应的回答。本章的最后一节给出了若干化解棘手场面的策略。在本章习题中,读者可以预测受众对不同场景的反应,并考虑适当的应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