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桃夹综合征治验一则
胡桃夹现象,也称“左肾静脉受压”,是指左肾静脉回流入下腔静脉过程中,在穿经由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形成的夹角或腹主动脉与脊柱之间的间隙内受到挤压,常伴有左肾静脉血流速度的下降、受压处远端静脉的扩张。当胡桃夹现象引起血尿、蛋白尿和左腰腹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时,称为“胡桃夹综合征”。
这病很稀奇,可却叫我遇上了……
曲某,男,20岁,偃师市顾县人,2016年6月25日来诊。肉眼血尿月余,在洛阳一部队医院、郑州某大学附属医院均诊为胡桃夹综合征,住院保守治疗不效,准备采取手术治疗。因患者于2015年9月曾尿血一次,在我处中药治疗7日即愈,遂又来我处。诊见舌质红,苔薄白少,脉细数。患者专门小便一次让我看,尿色鲜红,症、舌、脉同前,故查上次处方,照方又开7剂。7日后电话告知,愈。
2017年年底,患者陪母亲来看病,讲一年多来,一切正常!
当时处方:生地15g,熟地15g,山药10g,山萸肉10g,知母10g,黄柏10g,黄芪15g,白芍20g,赤芍15g,仙鹤草10g,白茅根30g。每日1剂,煎2次。从患者尿色鲜红,舌质红,脉数看,有火热之象;患者尿血量大,损及阴血,苔薄少,脉细,属肾阴不足;火旺则伤阴,阴虚则火更旺,故选知柏地黄汤为基础方以滋阴降火;因患者尿血严重,正气怕已不足,故去茯苓、泽泻、丹皮之三泻,加生地、赤白芍以增养阴降火之效;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况气能摄血,故加黄芪;急则治标,止血是治疗此病第一要务,故加白茅根、仙鹤草二药以清热、收敛止血治标。全方共奏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益气固本之功。因方药与病机、方证、药证相对,故效如桴鼓!
我对西医知识知之甚少,核桃夹综合征也是头一次听说,可实践表明,用纯中医辨证用药,还真的就把这个病治好了!因此病临床少见,经验十分难得,故不敢私藏,公布于众,供中医同行们参考,希望能造福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