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头痛,经方治验
案1 李某,女,67岁,洛阳市伊滨区寇店人,2017年9月22日来诊。头痛几十年,自述为止痛,服感冒冲剂有一三轮车之多,每天都要服上几袋方好受。症见大便干结,失眠,口干苦,舌尖有瘀点,苔白腻,脉弦沉紧。辨证:头痛几十年(日久),舌有瘀点,脉沉紧,有寒有瘀,吴茱萸汤证;大便干结,口干苦,脉弦,少阳阳明合病,大柴胡汤证;失眠,有寒瘀,又有实热,阴阳不调和,桂枝加龙牡汤证。
处方:柴胡12g,黄芩10g,大黄12g(后下),枳实10g,半夏18g,白芍18g,生姜10g,吴茱萸6g,党参15g,川芎20g,桂枝18g,生龙牡各18g,甘草10g。5剂,每日1剂,煎2次。
2017年9月28日复诊,几天来未服一袋感冒冲剂,头痛若失,又开5剂,巩固疗效。
此案再次表明,方证辨证是临床辨证的尖端。
案2 李某,女,67岁。头痛几年,伴怕冷,嗜睡,每天吃过早饭即想睡觉,面暗,口稍干苦,血压160/80mmHg,舌质淡红,稍有花剥苔,脉沉弦。
处方:吴茱萸8g,党参15g,甘草12g,麻黄6g,附子8g(久煎69分钟),细辛3g,川芎15g,牡蛎30g,白芍30g,大枣5枚。7剂。
2020年5月21日患者复诊言:服上方两日头痛即止,嗜睡消失,观其舌象,花剥苔也明显好转,又量血压,150/80mmHg。
此患者头痛为主症,因伴明显怕冷、嗜睡之表现,大方向为阴寒之证,故用麻黄、附子、细辛助阳散寒、温通经络,用吴茱萸汤散寒止痛;口干口苦,肝胃火旺,其选方还得对应头痛之主症,方选性凉的四味芍药汤,因头痛为主症,故以川芎易丹参,引药直达病所,此方不仅敛阴活血、缓急止痛,更可制约麻黄、附子、细辛、吴茱萸辛燥之性。全方温通为主,兼以敛阴活血。因方证对应,故取佳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