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要当患者心目中能治病的“中医研究生”
回想开卫生室那年,我还未满18岁,刚刚中专毕业,因条件有限,在乡镇卫生院实习了10个月,经偃师市卫生局批准,取得行医资格后就独立开诊,当时的心理真是“没患者着急,见到患者看了之后又害怕;很多病无从下手,又初生牛犊不怕老虎……”也就是在那时,我曾用一剂大承气汤治愈一例高热半个月、痞满燥实证突出、近九十高龄的患者;还曾针哑门穴(此穴有危险性,针刺方向必须朝下巴方向)一次,治愈一例因生气而暴哑的患者。当时因为年龄小,又没名气,村子又小,生存极其艰难,所以无奈之下,打针、输液……西医的手段全都用上,走上了虽说是中医专业毕业,干的却是靠西医生存的路。如今想想,真是“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随着行医日久,也小有“名气”,患者多了,可问题也越来越多,最主要的就是西医在农村的局限性、风险性越来越突出。西医看病,重视检查,而基层卫生室化验、X光、超声等基本的检查条件均不具备,很多疾病诊断全靠估计。输液、打针的不良反应率极高,对于基层卫生室的医生来说,可谓“步步惊心,天天担心”。说实在话,我这还算“比较坚强”的心脏都有点受不了。另外,最关键的是,我们学中医的都知道,中医的诊治方法在很多方面西医确实无法替代,比如少阴证之“脉微细,但欲寐”,西医检查指标很可能正常,可患者身极无力,怕冷,无精神……病情却较重,我们中医人用几剂“便宜得让人不敢相信”的四逆汤就能把病给治好。再比如,心衰患者反复住院,用西药“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法,也只能起效一时,而我们中医人用小青龙加附子法,或四逆真武汤法,则平中见奇,治愈心衰真的不是梦。还有附子理中汤治久泻,麦门冬汤治肺痿,桂枝龙牡汤治失眠、盗汗,麻黄四逆汤治抑郁……思前想后,一边是“高风险,低疗效”,一边是“很有效,价格廉”,我决定:取后者,再拾中医,一定要把失去的阵地夺回来。
成功没有捷径,只有勤奋努力这一条。我白天临证,夜晚读书,虽然没上过大学,更没读过研究生,但我要学习,我要当患者心目中能治病的“中医研究生”,远有张仲景、李东垣、郑钦安、祝味菊、张锡纯、王清任……近有胡希恕、刘渡舟、焦树德、李发枝、黄煌、娄绍昆……都是我的好老师。
我一边临证,一边把我微小的、经过临床检验有效的方法和方药传播出去,也算是我对中医这个伟大事业的一点小小贡献。
我可能成不了中医界的火炬,但萤火虫之光多了,照样可以照亮天空!
王彦权
202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