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析胎漏、胎动不安
孕妇在孕早期阴道出血,或伴腹部下坠、酸痛、腰酸等症状,其原因常为胎漏、胎动不安。孕后胎元寄居于胞宫,血下聚以养胎,胞宫此时当藏而不泄。胞宫既藏精血,则需气以托载固摄,故出血伴腹部下坠者多责之气虚,因气虚而下陷,不能承载胎元。
腹部酸痛何故?酸痛多为虚,为胎元不得血养所致。若隐痛或酸痛,多责之血虚。血虚之源,或脾胃虚弱,或肝肾亏虚,或脾肾两虚,或心脾两虚。
腰酸何故?经云:“足少阴……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督脉者,起于少腹……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夹脊,抵腰中。”可见腰部与肾及督脉关系密切,督脉与足少阴之脉皆上行,孕妇腰酸,不外肾与督脉虚弱,无力系胎之故。
胎漏之证,属血证范畴,血者阴也,孕后本应阴血下聚养胎,胞宫当藏之、守之,今阴血不得内守,缘胞宫阳虚内寒,阴血不得内守,抑或气虚无力摄血,然亦有因热者,热为阳邪,易迫血动血。
朱氏云:“妇人有孕则碍脾,运化迟而生湿,湿而生热,古人用白术、黄芩为安胎之圣药,盖白术补脾燥湿,黄芩清热故也。”细思之,胎元有碍脾胃运化,湿邪内生,在孕早期此种情况少有,故安胎不必拘泥白术、黄芩。
另有瘀血阻滞胞宫情况。胞宫既为瘀血占据,妨碍胎元寄居,故漏下以拒胎,鸠占鹊巢,毁之(化瘀荡涤)不宜,故宜和法,养血和血,巢安胎居方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