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胃散为治疗湿滞脾胃证的基础方
平胃散是治疗湿滞脾胃证的基础方,也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里湿的主方、基本方。此方虽药味较少,但仍体现了较强的“四效”关系。

药效关系
1.病因病机
脾为太阴湿土,居中州而主运化,其性喜燥恶湿。湿邪滞于中焦,则脾运不健而气机受阻,故脘腹胀满,食少无味。胃失和降,上逆而呕吐恶心,嗳气吞酸。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腻,故使人肢体沉重,怠惰嗜卧。治当以燥湿运脾为重,兼以行气和胃,使气行则湿化。
2.结构特点
君——苍术,辛香苦温,入中焦燥湿健脾,湿去则脾运有权,脾运则湿邪得化。
臣——厚朴,芳香苦燥,长于行气除满且可化湿。
佐——陈皮,理气和胃,燥湿醒脾。
使——甘草,调和诸药,且能益气健脾和中;生姜、大枣,调和脾胃。
3.配伍特点
苍术配厚朴——行气以除湿,燥湿以运脾,使滞气得行,湿浊得去。
陈皮配苍术、厚朴——理气和胃,以助苍术、厚朴之力。
生姜配大枣——生姜温散水湿且能和胃降逆,大枣补益中气,两者相配散邪不伤正,补益不恋邪。
大枣配甘草——大枣补脾益气,以助甘草培土制水之功。
量效关系
本方原方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的用量比为4∶3∶2∶1,可知其用意。重用苍术,健脾燥湿;厚朴行气除满,而用量次之;陈皮助苍术、厚朴理气和胃,则应少用;炙甘草调和诸药,亦应量轻。
炮效关系
方中用炒苍术以去其燥烈之性,且能升阳散郁燥湿;用姜厚朴偏于止呕。
煎效关系
本方诸药同煎,充分发挥生姜、大枣和胃降逆,调和诸药的作用。
按语
高老师自述在临床上治疗湿滞脾胃证,使用平胃散较多,使用时苍术、陈皮和厚朴常用等量,而不注意药量比例,往往化湿效果不显。后临床一个患者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舌苔白厚而腻,遂投平胃散加味,湿滞不去,查原方方知苍术用量不到位,故二诊苍术加量后效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