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急性踝关节扭伤
验案
黄某,男,34岁,2019年6月20日初诊。
主诉 右踝关节肿胀疼痛1天。
现病史 患者就诊前1日行走时因忽视下行台阶,致突发跌仆,右足第五趾外缘着地,足内翻扭伤。患者伤后自觉疼痛不明显,遂未就医,自行减少步行。今晨起下地时右踝疼痛加重,伴乏力,活动受限明显,遂来就诊。
查体:①右踝主、被动背伸活动度均较左踝受限,伴有疼痛;②右踝主、被动内翻活动度均较左踝受限,伴疼痛;③右踝主动跖屈疼痛、活动度较左踝受限,被动跖屈无疼痛、无活动受限;④右踝主动外翻疼痛、活动度较左踝受限,被动外翻无疼痛、不受限;⑤小腿、足踝、足部无肿胀。
诊断 中医诊断:筋伤病(气滞血瘀证);西医诊断:急性踝关节扭伤。
治则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治疗 养老透阳池。取1.5寸毫针,在常规消毒后,将其刺入踝关节扭伤对侧养老穴,调整进针方向,使针尖方向朝向阳池穴,同时嘱患者活动患侧踝关节,进针深度至有针感为度。
按语
早在《灵枢·终始》中就有“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的记载。急性疼痛时,疼痛处往往因各种原因肌肉会紧张,易激惹。如果直接在患者疼痛局部针刺,会加重患者的紧张,疼痛加重,而远道针刺可缓解患者紧张不适感。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远道刺时可根据中医经络理论,灵活选穴。该案患者急性右踝关节扭伤,局部肿胀,右踝关节丘墟、申脉穴周围压痛明显,为足少阳、足太阳经筋病变。根据“同气相求”理论,穴取同名经手少阳、手太阳对侧经穴,养老透阳池穴,疏调气血。针刺同时活动患处,可使患者意念集中,气至病所,也是“治针之要,在于调神”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