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高血压病
验案
钱某,女,71岁,退休人员,2020年7月5日初诊。
主诉 头晕半月。
现病史 患者半月余前于家中沙发平卧时自觉头晕,无恶心呕吐,无视物旋转,午睡后未见明显缓解。今日晨起出现上述症状再发,至当地卫生院就诊后,予苯磺酸氨氯地平1#qd处理。现晨起头晕偶有,性质同前,为进一步治疗来就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年余,最高血压达170/95 mmHg,平素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1#qd控制,自诉血压控制可。纳寐可,舌尖红苔薄,脉弦。
查体:150/90 mmHg。
诊断 中医诊断:眩晕(肝阳上亢);西医诊断:原发性高血压。
治则疏肝理气,平肝潜阳。
治疗 取合谷、太冲、足三里、曲池、风池、百会、曲泉、肝俞、肾俞、丰隆、阴陵泉、中脘,毫针常规针刺,垂直进针,留针30 min。
嘱患者采取仰卧位,选用上述主穴,治疗3次后患者诉头晕症状较前稍有改善,嘱患者继续监测血压,可继续针灸门诊就诊。
按语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并可累及心、脑、肾等器官功能的全身性疾病。据全国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已达2.1亿人,每年新增350万以上,其中约60%的病人的血压在上压140~160 mmHg、下压90~95 mmHg的范围内。全国每年因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死亡人数超过100万。由高血压引起的中风患者每年有200万,全国心脑血管病总共死亡人数每年在300万以上,在人类死亡原因中占据第一位。目前高血压病治疗主要为各类高血压药物的应用,药物治疗的目的是通过降低血压,预防或延迟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但高血压的疗程常伴随终身,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容易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并且对身体重要器官也会产生副作用,进一步加重高血压的发展。因此,高血压治疗要以个体化治疗为原则,针对不同患者、不同病期、不同年龄阶段等特点,给予科学合理的治疗。同时,要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控制血压稳定,减少器官损伤,预防并发症为目的。
高血压病为现代医学病名,在中医学古籍中没有以“高血压”作为专病及病名的记载。首先提到高血压病的是清末民初的河北名医张锡纯,将其称为脑充血病,其实质是在高血压的基础上合并高血压脑病或合并中风后医家多将其归属于中医学的“眩晕”“头痛”“厥”“肝风”“中风”“肝阳”等范畴。目前,诸医家多认为高血压的病因主要是饮食不节、起居无常、七情内伤、劳逸失度、年老体虚、禀赋不足等。对高血压病机的认识,可归纳为风、火、痰、虚、癖几方面。其病位在肝,与脾、肾有密切的关系。陈雷主任医师认为,本病主要责之为肝脾,并提出活血散风、疏肝健脾为治疗大法。
风池可疏调头部气机、平肝潜阳;合谷、太冲分别为手阳明经、足厥阴经之原穴。合谷属阳,太冲属阴,两者相合为四关穴,可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调脾疏肝。足三里、曲池分别为足阳明经和手阳明经的合穴,曲池可调节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通调腹气,气机和畅;足三里可补益脾胃,配伍应用以治其本。百会位于巅顶,为诸阳之会,取之可泻诸阳之气,平降肝火。其余随证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