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业弟子序
凡事莫不有其所以然,不得其所以然,虽童而习之,皓首茫焉。六经之为书也,如日月丽天,江河行地,然犹简错字讹,历数朝大儒注之而始定,况岐黄之书自仲景、河间、丹溪外代有著述,而屡经兵燹,疑误滋甚乎!纵习其术者,小郡不下百十人,然皆习于废书,后故信口说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即不然,高采《景岳》《锦囊》诸书观其粗,而未得其精,泥其偏而未会其全,叩之以所以然茫如也。洪惟先生学综五经,功深八股,习举子业时,每自憾无益实用,爰纂辑医书,考真辨伪,会而通之,欲有补于生人。道光乙酉,既登贤书,益肆志于医,内伤杂症,别户分门,以及偏端末节,各有原委,均为索其所以然焉。久之,遐迩之求诊者应手辄愈,而又虑一人之救济不广也,乃喟然叹曰:古人之书非无确据,但时移世易,执一难通,不为阐明何以济众?因出《考辨》一编,亲付诸梓,凡分合异同之际,直抉其所以然,而未经试验者,要不妄存也。夫以著作之难也,医人明其理而不能达于词,文人工于词而不能明其理,今先生以医人文人合为一手,是以理明词达,开卷了然,其裨益于后学岂浅鲜哉?於戏!陆宣公既活国又活人,范文正不为良相当为良医,先生之书其此志也夫。
时道光二十四年暮春月修禊日
广汉郡受业曾广丰芸溪氏谨序于绵南之三省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