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回春》总论
夫寒者,天地杀厉之气也。秋之雾露,冬之霜雪,皆寒邪也。是以辛苦之人起居不适乎节,饮食不顺乎时,感其雾露之气,则其邪浅;感其霜雪之气,则其邪深。感而即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邪藏于肌肉之间,伏于营卫之内,至春因温暖之气而发,名曰温病。至夏因暑热之气而发,名曰热病。伤寒与温热一理而已 温热何以言伤 寒? 《景岳》 云:此以寒毒所化,故总谓之伤寒 ,若乃瘟疫之疾,稍有不同者,盖因春应温而反凉,夏应热而反冷,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冷而反温,四时不正之气也 即此不正之气为瘟疫,不可说得太深晦。亦不必执五运六气之说,按图索骥。《心悟》 曰:个中消息团团转,惟在沉潜观化机,谓 据现在而论,自不差忒也 。感其春夏不正之气,则为温疫;感其秋冬不正之气,则为寒疫,然其经络传变,表里受症与伤寒同也,俗云时气病耳 又通谓之时行感冒 。经总论之曰:伤寒所以为人之大病者,害人最速也。 按:春凉夏冷,受症固为寒,秋热冬温,受症亦为寒者,因其 温暖,遂衣被单薄以致感寒,故总谓之伤寒。但时令不同,症治亦异耳,又温疫、寒疫通谓之瘟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