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麻黄桂枝汤论
王履
字安道,崑
山人,从学于朱彦修,著有
《伤寒立法考》
《溯洄集》
《百病钩元》
《医韵
统》
等集,时系元末明初
曰:伤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不即病者,谓之温热。其原不殊,故亦称为伤寒;其类则殊,故施治不得相混。仲景麻黄、桂枝专为即病之伤寒设,不兼为不即病之温热设也,今人或以伤寒法治温热不过借用耳。三阴伤寒寒症,十居八九,若温热但一于热耳,后人误为通治,遂疑诸热剂不敢用,是未悟仲景立麻黄桂枝汤之有所主、有其时也。苟之非治温热之剂,则群疑冰释矣。又曰:伤寒发于冬寒之时,寒邪在表,开其腠理,非辛温不能散之,此麻黄桂枝所以必用也。温热病发于喧热之时,郁热自内达外
吴又可谓“瘟疫症是热邪自里达表”即本此
,无寒在表,故非辛凉苦寒苦酸之剂不能解之,此麻黄桂枝等所以不可用。而后人所处水解散
水解散,即河间天水六一散、防风通圣散之合剂也
、大黄汤、千金汤、防风通圣散之类,兼治内外者之所以可用也。夫即病之伤寒,有恶风恶寒之症者,风寒在表,表气受伤也。后发之温热,病有恶风恶寒之症者,必重感风寒,而表气亦受伤也。若无新中之风寒,则无恶风恶寒之症
吴又可谓“始皆憎寒壮热,日后但发
热而不憎寒”即本此
,故仲景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温病如此,则知热病亦如此。而不渴恶寒者,非温热病矣。或有不因新中风寒亦见恶风恶寒之症者,盖因表虚热达于表而伤表气,所谓卫虚则恶风,营虚则恶寒耳,非伤风恶风伤寒恶寒也。温热病亦有先见表症,而后传里者,盖郁热自内达外,外不得泄,复还入里而成可攻之症
吴又可谓“适离膜原可攻下”即本此
,非如伤寒从表而始也。每见世人治温热病误攻其里,亦无大害。误发其表,变不可言
凡云发表者,麻黄峻剂
是也,若用柴葛等解肌不为发表。凡云攻里者,大、小承气是也,若但加大黄,亦是少与微和,不
为攻里,后仿此
,此足明其热之自内达外矣。间有误攻致害者,乃春夏暴寒所中之疫症,邪纯在表,未入于里,不可与温热病同论。夫秋冬伤寒,真伤寒也;春夏伤寒,瘟疫也,与温热病自是两途,岂可同治。况伤寒直中阴经与太阳经虽伤不及郁热,即传阴经为寒症,而当温者
仲景于太阳症,头痛发热,脉沉细用四逆汤,即此症
,又与温热病大不同,其可混治乎。
以上见伤寒、温热、瘟疫之同源异派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