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你为什么没有歌?
公元前310年四月
新鲜、湿润的黄土堆成半人高的小丘。小丘像老人端坐,稳重无声。天亮之前,这里还是平地,现在凸出来一个标记,告诉大家下面有人。
庄子
约公元前369—约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一说今安徽亳州蒙城)人。
庄子披头散发,敞开上衣,裤腿沾满泥巴,一只脚穿着草鞋,一只脚光着。
漫野的荠麦青青。紫色的蚕豆花,沿田埂两边开放。半野里有一条小河,蜿蜒着横贯东西。河岸隔一段就站着一棵杨柳。远看,杨柳撑起一蓬蓬嫩绿;近看,万千枝条带着鹅黄的柳芽,在风中飘拂。
昨夜下了一场小雨,天地之间像刚被清水洗过。
蓝蓝的天空中,有几只鸟在滑翔,在振翅,在鸣叫;有的像箭头一样射到麦地里,或者柳树上。
三月,什么都有。
还有一座新坟。
新鲜、湿润的黄土堆成半人高的小丘。小丘像老人端坐,稳重无声。天亮之前,这里还是平地,现在凸出来一个标记,告诉大家下面有人。
下面是惠施(约公元前370—约前310年)。
送葬的队伍围成一圈,坟在中间。
“哎,庄子。”有人收住抽泣,拍拍庄子,“惠施是你的朋友,你怎么不说话?”
庄子没有回答。
“你唱歌吧,你又不哭。”有人递给庄子一个瓦罐。
庄子没有接。
[古文原句]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庄子·至乐》)
[白话文]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施前往吊唁。庄子分开双腿,像簸箕一样坐着,一边敲打瓦缶一边唱歌。惠施说:“你和你的妻子生活一辈子,她帮你养大孩子,现在老死了,你不伤心也就算了,却敲着瓦缶唱歌,太过分了吧!”庄子说:“惠施,你说得不对。她刚死,我怎么能不伤心呢!但是仔细想想,人的生命原本就没有形体、气息。她原本就没有出生,不仅没有出生而且本来就不曾形成形体,不仅不曾形成形体而且本来就没有形成元气。”
“……”惠施看着庄子,目光里充满惊奇。这个不修边幅,但是干干净净的同乡,太不一般了。
庄子看见泉水枯竭,鱼儿被困,互相吐气取得一点儿湿气。很多人被这个画面感动,他却说:“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 (《庄子·大宗师》) 鱼儿以唾沫相互润湿,不如在江湖里彼此没有联系。
庄子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这本是一个普通的梦,他却问:“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 (《庄子·齐物论》) 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庄周?
[古文原句]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白话文]
大鹏迁徙,去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波涛;凭借飓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大鹏从北海到南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才停歇下来。
[古文原句]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
[白话文]
天地大美,但是不言;四季分明,但是不语;万物有序,但是不说。圣人能通过天地的壮美,而通达万物的道理。
惠施搞不清楚,庄子大部分时间远离闹市,行走于阡陌,这些独特、绮丽、豁达、恢宏的思想和见解,是从哪里来的。
庄子在瓦缶上拍打着说:“她在恍惚之间,因为变化有了元气,元气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变化又回到死亡,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庄子指着妻子说:“她在天地之间那么安详,我却围着她哭哭啼啼,我认为这是不懂道理,所以就不哭。”
“……”惠施不知道从哪里插话。他每次都被庄子没有界限的想法震惊,跟不上节奏。他其实并不赞成庄子主张的石破天惊,但是敬重庄子思想的天马行空。
惠施围着躺着的庄子的妻子和坐着的庄子,绕了三圈,走了。
庄子,现在惠施死了,你没有哭,但是你又为什么没有歌?
庄子和惠施是同乡,年龄相仿,但是志不同,道也不合。
[古文原句]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白话文]
庄子是蒙城人,名周。庄周曾经做过蒙城的漆园吏,主要监督蒙城专门种植漆树的园子——漆园的种植和生产等事,与梁惠王、齐宣王是同时代的人。他学识渊博,无所不通,但是学术的根本在老子那里。
庄子属于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诸侯有为,争霸天下,庄子“无为”,天人合一。
司马迁的《史记》没有记载惠施的事迹。
惠施是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诸多学派盛行,名家学派虽然影响不是最大的,却个个巧舌如簧。他们重视逻辑关系,主张研究宇宙万物构成的原因,进而找到规律。惠施因为博学多才、能言善辩,“抗秦”的主张被魏惠王(公元前370—前319年在位)采纳,不仅参与制定国策,还活跃在“国际”舞台。

元 虞集 《庄子内篇》

元 虞集 《庄子外篇》
魏惠王重用惠施的时候,孟子正在魏国。魏惠王问政孟子,却没有重用孟子。
最初,庄子和惠施的关系并不好。
[古文原句]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庄子·秋水》)
[白话文]
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惠施非常害怕,在大梁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名字叫鹓(yuān)雏,你知道吗?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这时候,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雏正好从它头顶飞过。它仰头,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庄子名声显赫,惠施提防着他。其实大可不必。“相”在惠施是宝贝,在庄子是腐鼠。两人对“为相”的态度截然不同。
“ 梁相死,惠子欲之梁,渡河而遽堕水中,船人救之。 ” (西汉·刘向《说苑·杂言》) 公元前361年,魏惠王把都城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魏国都城大梁的丞相去世了,惠施想要去梁地出任这个职位,生怕去晚了魏惠王换了别人,于是匆忙赶路,不小心掉到了河里,幸好被船夫救了上来。
庄子在濮水边钓鱼,楚威王派两位大臣去邀请:“ 愿以境内累矣! ” (《庄子·秋水》) 他们说楚王希望能将国家大事托付给庄子,庄子受累了。庄子手握钓竿,头也不回:“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活了三千年才死去。楚王用布巾盖着,用竹箱珍藏着,供奉在宗庙里。这只神龟是宁愿留下骨骸以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在泥水里拖着尾巴而活着?”两位大臣说,宁愿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庄子说:“ 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 (《庄子·秋水》) 你们请回!我也将拖着尾巴生活在泥水里。
太阳从地头升起来,金色而温润的光芒四射。庄稼的一根根茎、一片片叶昂扬起来,像被涂上了一抹红色。柳枝的影子落在新坟上,如同一只只轻柔的手,在不停地抚摸。
太阳升起之前,让逝者沉入地下。从黑暗中来,回到黑暗中去,这是规律,就像太阳从夜里升起,又落入夜里。
庄子,现在惠施死了,你没有哭,但是你又为什么没有歌?
公元前322年,魏惠王启用“连秦”的张仪(约公元前373—约前310年),弃用“抗秦”的惠施。惠施不得不离开魏国,经楚国,楚国不留,只得回到老家宋国。
庄子和惠施在宋国都城商丘相遇。庄子具有哲学艺术家的风貌,汪洋恣肆;惠施具有逻辑家的个性,环环相扣。同乡不期而遇,忽然间惺惺相惜,两个同乡成为朋友。
有一天,庄子和惠施沿着濠河散步。
[古文原句]
庄子曰:“儵(shū)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秋水》)
[白话文]
庄子说:“儵鱼(俗称“白鲦鱼”)在河水中悠闲自得,鱼很快乐啊。”惠施说:“你又不是鱼,哪里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那你本来就不是鱼啊,你也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肯定的!”庄子说:“请回到话题的本源。你问‘哪里知道鱼的快乐’,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河的桥上知道的。”
庄子把惠施的否定词“哪里”,解释为自己的疑问词“什么地方”。你问我哪里知道鱼的快乐,我是在桥上知道的。看起来是偷换概念,仔细想想,庄子不正是在桥上知道的吗?看似问题很复杂,其实是想复杂了,问题的核心质朴而简单。
大道至简。
又一天,庄子和惠施看到一个大葫芦。
惠施说:“大葫芦很大,可是有什么用呢?装水吧,太脆,不能提举;当瓢吧,太浅,什么也装不了。”
庄子说:“你傻啊!不是它大而无用,是你不会用它的大。你就不会把它系在腰上,用来浮游江湖?”
惠施关心的是有形而有用,庄子却把有形说成无形。
大道无形。
太阳升到东方的树木之上。风大了一些,带着暖意。万千枝条飘扬,好像要乘风而去,又都依依不舍。鸟多了,天地之间的明亮给了它们胆量。它们飞起来,跳起来,叫起来;它们为又度过一个危机四伏的夜晚欢呼,也为能开始新的一天振奋。
庄子,现在惠施死了,你没有哭,但是你又为什么没有歌?
庄子论战无对手,孤立于群雄,孤傲于乱世,孤独于荒野。“ 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 (《庄子·天下》) 他认为天下混浊,无法和人进行庄重的谈话……只得独自和天地精神相往来。
幸好,天赐一位对手惠施。
“ 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 (《庄子·天下》) ,庄子说惠施知识渊博、读书很多。惠施也自认为“ 天地其壮乎! ”“ 施存雄而无术 ” (《庄子·天下》) ,天地虽然那么大,只要有我惠施的雄才在,就无人敢称自己有辩才。然而,庄子常常胜过惠施,惠施总是被压倒。
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成为朋友。
但是,即使是朋友,庄子也看不上惠施的才能: “由天地之道观惠施之能,其犹一蚊一虻之劳者也。”(《庄子·天下》) 从天地之道来看惠施的才能,就像蚊虫那样徒劳。
但是,即使庄子看不上惠施的才能,也不影响他们是朋友。
庄子只有惠施。
庄子,现在惠施死了,你没有哭,但是你又为什么没有歌?
庄子坐在惠施的坟上,双手放在膝盖上,这是他开讲的招牌动作。
庄子对送葬的人群说了一个故事:
楚国有一个人,在鼻尖上涂抹像苍蝇翅膀那么薄的石灰,让一名石匠把石灰削掉。这个石匠挥动斧子,刹那间,那人鼻尖上的石灰被削得一干二净,而被削的人镇定自若。宋元君听说了,招来那个石匠,想让他再来一次。石匠说:“我以前是可以做到的,但和我搭档的那个人早就死了!”
从此,庄子不再说话。
二十四年后,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