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隐士的真谛
《史记》和《高士传》等文献记载的第一位隐士,目前为我们所知的是许由。
许由的历史无疑相当早,据说他是尧帝时人。
尧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贤王,与舜齐名。所谓“唐尧虞舜”,一并成为后世帝王的楷模。
舜禅位给大禹。大禹是夏王朝的开创者,末世传到夏桀,被商汤所灭。商汤开创殷商,末代传到商纣,为周武所灭。
周王朝就是现今有据可查的第二个权威的王朝。
夏朝和商朝年代都比周朝古老,存世史证甚少,尤其是夏朝,颇近于神话。夏禹和商汤这两位上古贤王又与唐尧虞舜齐名,合称“尧舜禹汤”。
唐尧是所谓“三皇五帝”中“五帝”的第四位,年头比夏王朝更古。
许由作为唐尧时代的一位隐士,真实性不高。然而这位中华历史上第一位隐士,即使是虚构的,其影响力也不可小觑。
传闻,尧王听说了他的贤名,来找他,居然想把王位让给他,许由的反应十分激烈。
他闭着眼睛听尧王陈述完自己的来意,抿着嘴巴一声不吭就跑了出去。尧王追出去一看,原来这位仁兄已经蹲在一条小河边洗耳朵了。这条小河据说此后就叫作洗耳河。
这件事传扬开去之后,人们议论纷纷,但是都认为隐士就应该这样做。尧王那个时代,当王不但没什么特权,而且无论道德上还是行动上都还要做万民表率。唐尧在后世是不折不扣的贤王,尚且备感压力,许由自然更不用说。
许由干脆跑出去洗耳朵,以示我听不见或者听见了也脏了我的耳朵。尧王也明白他的意思,只好无功而返。而显达者与隐士的第一次接触也就此结束。
在司马迁写《史记》的年代,在已经没有人拿得准记载于典籍之上的许由的事迹究竟是寓言还是实事的时候,他反而被重新追捧起来。那时候的人都觉得许由藐视唾手可得的王位,这实在太超脱了,太出群了,太有隐士范儿了。真正的隐士就应当是这样的呀!无论面对怎样的权力与地位、富贵与奢华,也不放弃内心情操的纯净与高洁!这就是所谓隐士人生的真谛呀!
所谓“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许由那个时代对道德的推崇更胜于对实力的慑服。在他的世界里,纵有争斗也绝不至于演变成参与者动辄数万、数十万的绞肉机式大战役。时代,已经更变了。
许由的精神仍传扬下去,令一代代的隐士心有戚戚。在他和同时代或之后的大隐士巢父、王倪、善卷等人的感召之下,商末周初,诞生了在中华隐士史上地位极其重要的两个人。
这两个人就是伯夷和叔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