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暴食和减肥中无限反复,我想爱自己
从小我就承受着大量的外貌指责,
并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
虽然我曾经减肥成功,但是随着健康亮起红灯,
我反复出现严重的减肥反弹。
现在我有肾脏和卵巢的疾病,健康全毁了。
只要一感受到压力,我就会反复大肆乱吃和催吐。
我还可以爱上这样的自己吗?
梁在镇 暴食症和厌食症,是饮食障碍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类型。短时间内摄取大量饮食,再通过催吐等行为防止体重增加——反复进行这种异常行为的,我们就称之为 暴食症 。而长时间严重拒绝饮食,则称之为 厌食症 。
梁在雄 利用摄取食欲抑制剂或通过通便药物促进肠道蠕动,依赖药物进行减肥,必定会引发肠道机能丧失等严重的健康问题。反复催吐也是一样,食管与肠胃之间有括约肌,如果持续催吐,会使括约肌完全张开,最后导致胃酸持续流向食管,引发反流性食管炎(Refux Esophagitis),患者会经历严重的疼痛和胀气等症状。
梁在镇 反复暴食和催吐,常因为情绪紊乱、抑郁障碍(depressive disorder)或其他心理障碍而起,在压力之下变得脆弱,更加速了反复的行为。如果有需要,到精神医学科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等也是很好的方法。如果一个人面对觉得很吃力,就应该积极接受专家的帮助,这也是努力找寻并实践爱自己的方法之一。
因为过度肥胖或重度肥胖导致健康出现问题时,最好适度减重,这时要用正确的方法。但是,如果体重仅仅达到稍微脱离正常体重的程度,却仍然追求理想化的纤细身躯,以错误的身形作为基准,也是个问题。如果你对于减肥过度执着,可以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减肥,并试着找出根本原因。如果找到的各种理由还算合理,就应该用正确的方式好好减重;但如果那个理由任谁看来都不妥当,那么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身体,而在于想法。
爱自己的方式不能只用几种模式来规范,但只着重外表的爱,肯定不是爱。 我们其实是最知道怎样爱自己的人,只不过无法实践而已。仔细地去思考,什么是爱自己,而什么不是,然后至少试着实践一次吧!当然,说起来比做起来简单。不过一定有人可以克服困难,开始尝试基于自我理解和自我改变而做出的小小实践。
为此,希望你能先找到可以健康排解压力的方法,试着以此作为起点,练习、训练、执行。 只要变漂亮,就会有人爱上自己吗?其实是我们要先爱自己,外表才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爱自己,看待自己的角度就会发生变化。 这个时候看见的,才是真正的自己。
梁在雄 有时候我们会更讨厌那个明明知道要怎么做,却无法改变的自己。 这种时候请记得,爱自己的人,是跟“自己”非常亲近的人;无法爱自己的人,则非常质疑自己值不值得被“他人”所爱——这个标准总是放在“他人”身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旦被“他人”排除在外,自我便会消失。即便这本应该是你自己的世界,里面却充满了“他人”。
如果单恋某个人,我们自然而然会开始观察和思考对方需要什么,想要送礼物给对方。投入的时间与精力越多,就代表那个人在我们心中越占有一席之地。
爱自己的方法也跟单恋一样,思考自己是哪一方面能力不足、擅长什么事、做什么事情才会让自己开心……物质、精神、时间方面都可,持续送你所需要的礼物给自己吧!对自己要比对任何人都好,先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可以跟自己相处。如此一来,心里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对自我的关爱。要告诉自己:“我最爱的人是自己。”希望你能用对待爱人的方式对待自己。
梁在镇 外貌是一个人最大的特征,有些情况下会带来很多好处。但是我们眼见的并非全部,这世界不存在完美无缺的人。就像不会运动的人,还可以用另一项技能展现自己一样,即便对自己的外表感到不满意,也可以通过更优秀的其他特点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希望你不要过度以外貌为基准来看待这个世界。
梁在雄 如果你身边有经常批评你外貌的人,最好远离。因为这样的人不是对你有益的人。韩国有个词汇叫“颜评”,我们都知道这个词有多负面,但是当有人真的以长相来评价自己的时候,我们却会在心里想:“果真如此?”从而被这种想法所影响,束手无策地承受评判。
不管是谁,在未经他人同意的情况下,都无权批评对方的外貌或者性格,所以 不要赋予其他人随意批判自己的权利 。在跟他们相处的过程中,希望你能专注在自己身上,找到自己的优点。
在这个世界上,你应该是最爱自己的人,要像对待爱人一样珍惜自己。这件事需要练习,但请不要放弃。只要持续练习,有一天你一定会成为真正美丽又可爱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