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岁的子女与六十多岁的父母
三年前,我搬到乡下这座房子,开始了一个人的独立生活。这是我平生第一个自己的家,搬进来时,我感觉仿佛拥有了全世界。不过这份喜悦并没维持多久。一年后,我去英国看望在那儿留学的妹妹。就是在那期间,我的院子里多了一座房子。有人强行迁入了我家,而那个非法入侵我领地的人,正是我妈妈。
我直到三十多岁都还寄居在父母家中,最后决定结束这长时间的寄生生活,是因为在父母家里生活的时间越长,我越是感到不自在。虽然没人给我脸色看,但我自己心里还是会在意。出个客厅整得跟在小区里串门似的,爸妈回来后,我和他们打声招呼就躲进自己房间里。可是看不见又不代表不在,我也不明白那时自己为何总是躲着。所以当我决定搬出去自己住时,感觉松了一大口气。可是这种解放的感觉很短暂,因为没过多久,妈妈就把家搬进了我的院子。
对于妈妈的“非法”侵占,就算我有十张嘴也无话可说。因为当妈妈和我说她要在我那块地上建房子时,我不以为意地随口答应了。加上我的体内还流着K长女
的血液,这九百九十平方米的房子和田地,我也没信心一辈子靠自己打理,迟早有一天我肯定要把父母接过来住。只是那一天不是现在而已。
“这里就是我的疗养院了。”
妈妈那四十平方米的“疗养院”只花了两个月就完工了。大韩民国的建筑技术居然发展得如此之快,这真是让我激动得几乎要落泪了。虽然我是答应了,可我从未想过她会付诸行动,而且仅花了两个月就竣工了。我只好问她,非现在不可吗?
妈妈说:“你是长女,反正不久的将来也要把年迈的母亲接过来照顾,还不如我自己提前做好养老准备,这样还能让你轻松些不是?”我茫然无措,还沉浸在现实的冲击中。
妈妈继续说道:“我把房子盖在这儿,相互照应起来方便,还能给你的房子当保安室呢。呀!这不是一箭三雕吗?”
居然在我家门前盖了一间私人疗养院,还制订了一个我也不知道的计划……虽然我很感激妈妈提前为她的晚年做准备,但是我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我好不容易才下定决心跳出袋鼠妈妈的口袋,可现在感觉又被强行塞回了口袋里。
“妈妈在身边总能帮上忙的!”
“啊,你以为我还小吗?我自己一个人也能行!”
“你能对你的话负责吗?”
“当然!”
当时我和妈妈吵得不可开交,大喊着我一个人也能行,但这都是因为我的无知。我不知道打理这偌大的九百九十平方米的空间有多难,不知道生活中可能会遇到怎样大大小小的意外,不知道自己就算能提前预测到问题也不具备应对的能力。但是人生阅历丰富的妈妈似乎早已预知到这一切,所以才会替子女的未来担心,提前一步做好准备。于是,我就这样多了一位邻居。

父母一直很尊重和支持我的意见,所以从小到大我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即便如此,当妈妈说要在我的院子里盖房子时,我还是感到喘不过气来,只想从他们身边逃走。为什么非要在我家旁边盖房子呢?我的独立生活才刚开始啊!真闹心。
我原以为这种心理是我独立的性格造成的,但后来想想,只要是正常人,可能都会有这种情绪。雏鸟长大后不也照样扑腾着翅膀离开巢穴吗?更何况是人呢?人长大后当然也会想要离开父母的港湾啊!所以就算想要推开妈妈也是很自然的事。直到后来我才明白,这一切只是因为我的自私。
换句话说,父母可以帮我,但不能管我。我不希望妈妈搬过来,也是因为她的各种问题和关心会让我感到不耐烦和有负担。我只想接受一切好的,但不想接受任何干涉。
“啊,不知道,别问了,我自己会看着办。”
这份藏在内心深处的自私,我从未向任何人展示过,却唯独暴露在了父母面前。真不公平啊,对社会上任何人都无法轻易说出的话,竟这么轻易就对父母说了出来。
归根结底,不是他们让我感到压抑,而是我自己觉得麻烦;不是他们在约束我,而是我自己不想沟通。这是我的人生、我的决定,我不想浪费口舌去说服别人或解释什么。
就算解释了,他们也未必能马上理解,这时我再也找不到让我耐着性子继续解释的理由,而且愤怒又总是来得太容易。“哼,让我这么心累,亏你们还是父母呢!”
思绪并未就此打住。“做父母的不都是这样?就该多忍让着子女嘛。”天底下最宝贝的就是自己的孩子。所以其实被枷锁束缚的人不是我,而是父母。
在接受妈妈搬来的同时,我决定探索一种新的相处模式。为了守住我来之不易的自由,也为了防止自己再次钻入父母的羽翼下寻求庇护,我制定了以下规则:
第一,尊重彼此的私生活。
第二,以邻里关系相处。
可我没想到,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的人竟然是我自己。要实现相互尊重的话,子女也必须放弃他们的特权,比如不能再享受热乎乎的饭菜,不能再事事依赖父母,也不能再想当然地只知道接受。
真正的独立,
不是从家里搬出去,
而是发自内心的独立。
妈妈的疗养院到现在还亮着灯。从我们约定相互尊重、互不干涉至今正好两年了。我们在各自的空间里打发着各自的时间。虽然干农活和修房子时仍然会需要妈妈帮忙,但这种程度权当是乡下特有的“人情味”吧!日子仍在继续,我和妈妈都在慢慢地适应着各自的独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