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钢行业的崩溃
我突然想起一段经历。大约是去年的夏天或是刚入夏时候,一家特殊钢行业的龙头企业的经营者提出想和我见一面。我原本不太了解那家公司的情况,也不认识这位老板,但因为有熟人在中间搭线,所以我还是决定简单地和他见一见。
据对方说,他们长期深耕于特殊钢制造业,并且已经小有成就。但是从两年前开始,他们的生意遇到了困境。他们认为像自己那样的小型企业终究无法在竞争中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于是希望能够加入我们公司旗下。
我回应他道:“我们的业务完全不同,这件事没那么容易啊。”对方却说:“我们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多年来我们深耕于此,已经占据了一定程度的市场份额。但是最近另一家制造商也开始生产这款产品,并且售价比我们便宜30%。为此,我们只得降价30%。但如果降价30%的话,我们就会亏损,因此左右为难。但是,我们不得不参与这场竞争,所以也硬着头皮与他们较量了一番,结果赤字却越来越大,大到已经无法承受的地步了。所以请将我们收入贵公司旗下吧。”我想他们是考虑到松下电器与他们虽没有业务往来,却有特殊钢产品相关需求,所以才来提出这个请求的吧。
我接着问道:“你说你们公司专注于这个领域,那么你们工厂的体系架构足够精简合理吗?”“是的。”“那按照这个道理,比你们的产品便宜30%的那家公司,他们的工厂体系架构岂非更加合理?如此即便他们的产品定价低于你们30%也依然能够赚到钱,不是吗?”
他回答:“绝非如此。因为是同行,所以我对他们十分了解。我很清楚生产的工序。如果以低于我们售价30%的价格定价的话绝对会亏本。但是那家公司的产品并非仅此一种,所以这一款产品的亏损对于他们来说并不算什么。即便这一款产品便宜30%会给他们造成几千万日元的损失,从整体来看这点钱也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虽然没有经过实际调查我无法下定论,但是我隐约感觉这个人说的应该是事实。
但我还是回道:“但是这也不太好办啊。我原本以为特殊钢是非常重要的产品,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们都赚了不少钱,但这么一听,现实情况跟我想象的相去甚远啊。现下你们公司的确遭遇了困境,但是我们也很难替你们收拾残局。我们的确在使用一些特殊钢产品,但是我们公司本身是不涉足特殊钢业务的。不过我认识另一家从事特殊钢业务的公司,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接手,不如我介绍你们认识吧。”就这样,我把上面提到的那家公司介绍给了他。
当时在我看来,特殊钢这种产品大有讲究,并且极具竞争力。这是去年春天的事情。在那之后不久,特殊钢公司开始接连倒闭,就连日本特殊钢公司这样的企业都没能逃过破产的命运。最后的结果想必诸位也知道,山阳特殊钢公司因负债500亿日元而宣告倒闭。
虽说这算是例外,但也反映了当今日本社会状况的一个侧面。如果大家都这样做的话,那么整个日本经济将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