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哥伦布发现了什么
我们回首五百年前的世界是怎样的面貌。自从君士坦丁堡陷落,阻断了千年的丝绸之路,欧洲不得不面向大西洋寻求出路。哥伦布没有想到他的那次远航会打破几千年的僵局,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优质的发动机——充裕的货币。
哥伦布出身意大利热那亚的一个普通家庭,也没受过良好教育,年轻时随商船出海见过些世面,手边常带着一本《马可波罗游记》。他是个有上进心的人,为脱离自己低微的阶层,十分渴望通过努力将来成为贵族和富人。他经过不精确的计算,得出从西班牙向西航行4000 公里就可以到达遍地黄金的中国。那个年代相信地球是圆的人还不是很多,是坚定的意志和无知者无畏的胆量,促使他一次次地去向周边国家王室寻求赞助出海去寻找中国。最终经过八年的等待,西班牙女王终于同意了,她觉得花费不多,不如小赌怡情一下,万一找到了呢?因为协议约定绝大多数收益是王室的。
后来,1492 年的故事世人皆知,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虽然他始终坚称他到达的是印度。美洲的物产极其丰富,马铃薯、番薯、玉米引入欧亚大陆,解决了马尔萨斯陷阱问题。无论欧洲和中国都受益于这些高产的农作物,人口急剧增加,这就是著名的“哥伦布大交换”。另一项深刻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是新大陆巨量的白银的发现。
这时候哥伦布梦寐以求的中国正值明朝,和当时的欧洲一样,社会上最缺的是钱,确切地说是货币,是流动性。没有这个流动性,经济运行就像没有发动机的汽车一样,要人推着前行。
欧洲以往一直以金银为货币,金银产量不高,又要从东方购买香料、丝绸等贵重商品,导致金银外流,加剧了欧洲各国通货紧缩,致使贸易萎缩、经济停滞。美洲大量白银的发现,使西班牙一夜暴富,没想到哥伦布这个彩票中了大奖。于是白银和黄金源源不断地运往西班牙,继而涌入欧洲各国,给陷入通缩千年的欧洲装上了经济的发动机。货币的充裕带动了欧洲的经济大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物价普遍上涨,后来被称为价格革命。
在 16 世纪到 17 世纪由于货币量的充足供应,初步理顺了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时期的价格体系,促成了商业革命。商业渐渐活跃,商品日益丰富,人们生活品质提高,物价每年涨幅在 1%左右,涨了一百年,完成了价格革命。放在现在看这是很温和的物价涨幅,可是在当时的欧洲却是中世纪一千年来第一次物价整体上扬。这次金银供应量的大扩张,激活了欧洲的有效需求,促使了以纺织业为代表的众多产业相继兴起,是后来工业革命的最直接诱因。
当时欧洲是银本位,大量的美洲白银供应,人们手里有了钱就想改善生活,平时想买但缺失支付手段的窘境初步化解。购买的潜在需求被普遍激发出来,有效需求增加导致供给增加,激起了人们生产、购买的交易欲望,促进了贸易的大发展。从而分工更加精细,产品种类更加丰富,欧洲没有的、制造不出来的商品,就用白银去亚洲买,大规模的全球化贸易就这样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