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本位的普及与解体
1815 年拿破仑战败后,英国在欧洲政治和经济格局中确立了霸主地位。这种核心地位带动了主要工业国家在 1880 年以后都实行了金本位,促进了当时国际汇率的稳定、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的大发展,直到 1914年被第一次世界大战打破。一战爆发后,巨大的战争消耗,迫使各参战国实行黄金禁运和纸币停止兑换黄金,国际金本位实质上解体了。
一战后英国短暂恢复了金本位,可是 1929—1933年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各国却纷纷向英国兑换黄金,致使英国的国际收支陷入困境,英国在 1931 年终止了金本位制度。实际实行了二百年的金本位正式成为历史。
从 1500 年开始世界有了日益宽松的金银货币环境,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都产生了积郁已久的经济爆发力。人们有了充裕的支付手段,能买过去想买却不能买的东西。人们的有效需求大解放,促使生产商有了扩大生产的欲望,贸易商有了居中撮合的积极性,经济就这样被激活了。无论是明朝灯火通明的景德镇、人声鼎沸的陶阳十三里,还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蒸汽机轰鸣,都是这种货币量解放所释放的巨大能量。
进入 20 世纪的世界,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世界已经不是牛顿时代的世界。GDP(国内生产总值)、商品量、贸易量已经今非昔比,呈现百倍的增长。金本位和银本位的货币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的需要,实质上又陷入通缩的局面中。例如 1929—1933 年大萧条中,美国因为没有足够的货币去救助数以百计的商业银行,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倒闭,致使工商企业大面积消失,失业率高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