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电影艺术味道理论”为观众理解电影美学提供了极具创意的分析框架。运用该理论对现象级火爆作品——《哪吒之魔童降世》(又称:哪吒1)、《哪吒之魔童闹海》(又称:哪吒2)进行评鉴,堪称一场趣味十足的体验过程。
电影的故事背景来源于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封神演义》,故事主人公哪吒,创作团队对原故事创新改编,获得极大成功。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饺子(杨宇)编剧及导演,吕艳婷、囧森瑟夫等担任主要配音的奇幻动画电影。影片于2019年7月在中国上映,8月在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及爱尔兰陆续上映。影片在110分钟处创造味道“情感奇点”——当哪吒、敖丙元神交融时,酸甜苦辣鲜香怪七种味道在四维时空形成融合结构:甜味主题成为贯通多维的闭环,怪味核心化作承载所有情感的基础。最终在观众意识中投射出“反抗命运”主题的全息影像,达成东方魔幻美学的量子化情感表达。
该片于2019年9月斩获第16届中国动漫金龙奖最佳动画长片奖金奖、最佳动画导演奖、最佳动画编剧奖、最佳动画配音等四项大奖,并于同年10月代表中国参选2020年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国际影片,被授予特别荣誉推介电影。2020年9月,再获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编剧奖及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截止至2022年12月,据统计《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为50亿元。
《哪吒之魔童闹海》由可可豆动画出品,饺子(杨宇)编剧并执导,吕艳婷、囧森瑟夫等担任主要配音。影片于2025年1月29日在中国上映。2025年1月,该片获得《2024微博之夜》“微博最受期待春节档电影”荣誉;2月6日,该片荣登中国影史票房榜;2月7日,影片成为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榜第一名;截至4月16日,该片累计票房破156亿(含预售及海外票房),为中国影史首部百亿元票房影片,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第1名,暂列全球票房榜第5名,观影人次突破3亿,成为中国影史上首部观影人次破3亿电影,影片已打破了几十项中国影史纪录。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中,应用电影艺术味道理论(详见《艺术七味—在电影创作、评论和欣赏的应用》),运用酸(不确定结局)、甜(圆满结局)、苦(悲惨结局)三种电影艺术主题味道,和酸(感伤)、甜(美满)、苦(困苦)、辣(紧张刺激悬疑惊悚)、鲜(人物成长探索反映社会问题)、香(滑稽)、怪(奇幻科幻)这七种电影艺术风格味道,构建《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艺术味道欣赏体系,可以让观众在视觉和情感上经历一场深刻的影院体验,更是完美享用了一场充分体现电影艺术风格的“盛宴”。
从电影艺术味道理论的角度来看,哪吒IP的现代性转化,本质上可以说是通过味道理论的烹饪术完成的东方美学再创造。当观众能清晰辨识出李靖背影中的酸味父爱、哪吒自毁时的苦甜交织、万龙甲破碎时的鲜辣并现,中国动画电影便真正实现了从文化输出到美学范式建构的跨越。这种味觉系统的建立,不仅为国产动画提供了新的创作坐标系,更在全球语境中开辟了独属东方的叙事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