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四十年的家国天下
1982 年,父亲在县砖厂还是一名小会计,他每天忙着批砖、收款、记账、对账。那年 9 月,党的十二大胜利召开。今天的我,问起父亲当年的十二大对他们有什么影响的时候,父亲咂摸了一口酒说:“热火朝天,埋头苦干。”经历过挣工分,又投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浪潮中的一辈人,对苦是免疫的,他们相信辛勤的双手能够去建设更美好的家园。父亲依稀记得邓小平操着南方口音的普通话讲社会主义现代化,胡耀邦说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于是,机器隆隆运转,一排排砖坯变成红砖,在“大拖拉机”的颠簸下运送到城市、厂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奔小康添砖加瓦。
当岁月的指针拨到 2022 年,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此时的我作为一名工作人员,刚刚全程参与筹办和举办了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归家时,父亲给我倒了一杯酒,说了两句话:一是冬奥经历是全家的荣光;二是切勿自满,还要踏实走好今后的路。我把它理解为家风的传承,因为这位砖厂的老会计,在两年前光荣退休,他四十年的职业生涯,可用“埋头苦干”一个词完全概括。埋头苦干,是父一辈和子一辈的期望和传承。
有人说时代的尘埃,落在普通人的头上是一座山。殊不知,每个埋头奋斗的人,早已让山汇集成了家国天下的沙,让砖造就高楼林立和现代化。四十年间,父亲从砖厂的会计到供应建材,后又成为一名市政干部,1982 年,党的十二大对于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埋头苦干的叮嘱,到 2022年党的二十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愿景。作为一名经历四十年风雨的老同志,他可能并不善于总结,只有在晚餐时分,酌一杯小酒,回想起自己风雨四十年的过往,才会感慨来之不易的变迁。这变迁,是他带着我们全家,从小山村搬家到了县城,是教育出一双大学本科毕业的子女,是如今光荣退休老有所养。一个小家的衣食住行的进步,同样也折射出社会环境的变化,比如越来越宽的道路和越来越美的城市,比如方便快捷的网购和闪送,比如越来越文明的市民。我们深知,正是因为无数家庭的埋头苦干,才有了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鲁迅先生说过: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我又何尝未曾想过成为民族的脊梁,无数个工作在国家复兴岗位上的同志,又何尝不想成为民族的脊梁。其实比起百年奋斗和下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来说,我们已经在路上了。那是因为,埋头苦干啊!在下一段百年奋斗目标和征程里,我们可能仅仅是一粒沙、一块砖、一滴水,甚至只是一个家庭的传承和缩影,毫无疑问,埋头苦干的气质一定会撑起我们自己的脊梁。我相信诸多同我一样,有过奋斗经历的战友们,有着家风传承的人们,纵然心潮澎湃,也要脚踏实地。翻开历史的书页,党的十二大第一次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从当年的“奔小康”到当今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并不只是美好的愿景,我们通过脚踏实地和埋头苦干,一定会实现。
四十年前,父亲眼看着那些红砖,一排排一摞摞,运送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途上。如今的大城市红砖早已过时,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混凝土等新材料。如果说四十年前他只是一块社会发展的砖,他一定期望我成为建设祖国的钢筋,也许不那么方正,但一定要挺起脊梁。
从十二大到二十大,路很长。四十年的家、社会和国家,需要我们埋头苦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