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妫河
走近妫河,只见一股清流蜿蜒西去,不时激起几点细小的浪花;两岸绿树掩映,鸟雀的唧啾清亮而动听。妫河,如同一个妙龄少女,透着几分娟秀,几分柔弱。
这与史书记载的妫河实在大相径庭。
中国历史上的辽金元时期,曾是延庆经济社会相对繁荣的时期。当时,延庆是北京(辽之南京、金之中都、元之首都——大都)通往辽首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郊)、金首都上京(今黑龙江阿城东南)、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和元中都(今张家口市张北县白城子村)的交通要道。而途经延庆,妫河是一定要过的。那时,尤其是雨季,妫河水势汹涌、湍急,且无桥梁;皇上的御辇、王公大臣的车队出岔道后,往往要绕道几十里从宝林寺东的妫河几条支流过河,妫河水势之大且难于通行,可见一斑。明清时期,亦是如此。即便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妫河仍然因水大而难于通行。记得 1959 年,当时还在读初中的我有一次要去下屯,是雇了一条小船才得以过河的。
我很折服于自然变化的力量(或许也有人为因素),让妫河变得只需几步搭石或挽起裤腿便可轻松而过。今日的妫河,尽管气势小了、水量小了,但延庆人民仍然忘不了她;因为,她是延庆人民的母亲河,她慷慨地滋润着妫川大地,养育并造福于一代又一代妫川的子民。
关于妫河的源头,或曰海陀山,或曰黄龙潭,或曰九龙山(位于新华营村东北),始终未能统一。在我看来,三种说法都有道理,但也都有偏颇之处。因为,这三条河均为妫河的支流,都属妫河流域。历史上,三条支流是到宝林寺一带才汇成一条河,称之为妫河;然后西去怀来,与怀来县的桑干河、洋河等支流一起汇入永定河(现官厅水库为今日永定河起点),再经北京、河北、天津曲折地注入渤海。
进入 21 世纪,延庆人民开展了“保护母亲河行动”,古老的妫河披上新装,展现出更加俊美的容颜。
从 110 国道县城莲花池村路东至永宁古城西关,在南北滨河路之间的妫河两岸,延庆人栽花种树,铺路立石,因物置景,造出一条长达十八公里的“妫河生态走廊”。走廊内,沿着一条条野花点缀的卵石小径漫步,两旁都是蓊郁的树林或绿茵茵的草地,不时还会冒出一处小小的园林景观;站上观景石远望,连绵的群山、古老的民居、袅袅的炊烟,透出一股春天般的明媚和清新,也使得妫河古朴的美更加醇厚馥郁。清晨或傍晚,当携着花香的轻风缕缕吹来,悠然散步于走廊,尽享大自然的天籁之乐,是件多么惬意的事!
妫河最让人心仪的地段,莫过于通过橡胶坝拦河而建成的两座公园了。
夏都公园——一座把自然与艺术和时尚融为一体的主题公园。整座公园被妫水大桥分为东、西两个湖区。
东湖,恬淡而自然。茂密的柳树,掩映着一座古色古香的九层宝塔。塔下,清亮的湖水在阳光下泛着粼粼的波光;小船轻摇,倒映出孩童稚嫩的笑脸;一丛丛芦苇、一束束水草,在微风中仙女般妩媚地摇曳着……
如果说东湖是一幅画,那么西湖则是一首融汇古今中外咏叹调般的交响曲。2001 年,延庆县人民政府与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合作,把西湖打造成为国际雕塑艺术主题公园,不少中外大师级雕塑家都在此留下了作品。园内,竖立起古希腊传说中的女神,俄罗斯美丽的少女,中国伟大的作家苏东坡、曹雪芹和蒲松龄,以及众多现代抽象艺术佳作。五十件风格迥异的雕塑艺术品,体现了“人·生命·自然”的主题。而到了旅游节庆,湖中心大型激光喷泉便在音乐伴奏和彩灯映照下,喷射出晶莹的水的图画。
隔一座桥,便是总面积近万亩的妫水公园了。五千多亩水面上,中国古典式龙船往来其间。妫水公园内以植物、水体为主,结合周边景观,建造起许多小型园林,如台地园、清风园、静心园、幽径园、雅荷园。这些园林中的建筑,或吸收欧洲中世纪建筑风格,或继承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桥梁亭台相傍,雕塑小品点缀,凸显出丰富浓郁的文化内涵。乘船顺流而下,一路风光旖旎,景色迷人,带给人仙境般的感觉。
今日妫河,在未达怀来县之前便直接注入官厅水库了,并在入库的河口区域(海拔在四百七十六米到四百七十九米之间)形成一片宽阔的漫滩。以前,这里沟壑纵横,沙坑遍布,一片荒芜。2007 年以来,延庆人又在两万五千亩的库滨区内栽树播草种花,营造出乔、灌、草相结合的库滨湿地景观。走进库滨,不由得眼前一亮,那一片片水塘,一簇簇野花,一丛丛芦苇,将库滨带打扮得如同龙宫里的花园。
至此,妫河便与浩瀚的官厅水库融为一体了;只在她的身后留下美丽、富饶和永恒的灵动……啊,妫河!
我们只有一条妫河,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爱戴她、呵护她、建设她,让她秀美的容颜常驻。曾长期生活在中国的瑞典学者、著名汉学家马悦然说过“美是真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话实在精辟。因而,我敢说,妫河也将会把她的美永远地留给妫川大地的子民。
啊,永远的妫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