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设“四个体系”实施“三大战略”
20世纪90年代开始,档案工作的物质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档案工作规范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档案安全事故仍然频发,以致国家档案局每年都要针对档案安全发布专门文件,不断地发出提醒、指导和指示。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档案局总结档案安全工作的经验、教训,从以往重视档案安全实践的指导转变为更加重视档案安全思想的引领,提出了以档案安全为重要内容的“四个体系”和“三大战略”。
(一)建设“四个体系”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档案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落实到档案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在2007年纪念《档案法》颁布20周年大会上,时任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在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了建设“两个体系”的设想。2007年9月,杨冬权在浙江召开的民生档案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在档案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让档案工作服务民生、服务人民群众,要着重建立起两个体系:一是要建立覆盖民生、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二是要建立服务民生、服务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
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分组讨论会的发言中,杨冬权再次指出,档案事业的发展“要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实现两个转变,建立两个体系。一是转变重事轻人、重物轻人、重著名人物轻普通人物的传统观念和认识,重视所有涉及人的档案的价值,建立覆盖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二是转变档案工作中重机关团体利用、轻个人利用,重为机关团体服务、轻为群众服务的传统观念和认识,建立方便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
在2008年1月召开的全国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上,杨冬权提出,要以以人为本为核心,重点实现“两个转变”,建立“两个体系”。一是转变重事轻人、重物轻人、重典型人物轻普通人物的传统观念和认识,重视所有涉及人的档案的价值,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二是转变档案工作中重机关团体利用、轻个人利用,重为机关团体服务、轻为群众服务的传统观念和认识,像重视机关团体利用那样重视人民群众利用,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
建设“两个体系”的思想提出后,得到了各地档案部门的积极响应。但是,“两个体系”针对的对象是档案资源建设和档案资源利用,只是包括了档案工作中一前一后两个主要环节,中间还隔着档案的安全保管这一环。这个环节的工作不但关系到档案资源能否长期保存,而且也关系到档案利用能否进行,更关系到国家利益是否得到维护。因此,在整个档案馆工作中,仅有这两个体系是不够的,除此之外,还必须重视档案安全保管工作。在提出“两个体系”思想前后,损毁档案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尤其是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0年玉树地震后,不少档案馆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大量的档案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同时,一些地方连续发生档案安全事故,一些档案工作人员因此受到处分,使得档案安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档案界建设档案安全体系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在这种情况下,在汶川地震过去2周年的时候,国家档案局在成都召开了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会议,正式提出了建设档案安全体系问题,并且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建设档案安全体系的各项任务。这样,“两个体系”就变成了“三个体系”。
“三个体系”提出后,许多地方都以建设“三个体系”为目标,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也取得了确保档案安全的一定效果。但是“三个体系”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对档案资源建设、档案资源利用、档案资源保管提出了要求。在整个档案工作体系中,除去了档案实体的建设、保管和利用,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档案行政管理,即档案治理,如档案工作条件保障、档案法规建设、档案业务监督指导、档案宣传教育等。这些内容并没有包括在“三个体系”建设的内容之中,因此,要推动整个档案事业的发展,仅有“三个体系”是不够的,还必须补上“档案治理”这一短板。经过几年的酝酿,2020年12月29日召开的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提出了2021年全国档案工作的总体要求,其中的一个要求就是“全面推进档案治理体系和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在提出“十四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思路的时候,把“统筹‘四个体系’建设,在进一步推进档案资源体系、利用体系、安全体系基础上,着力构建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以依法治理为关键、以数字化信息化为依托的档案治理体系”作为重要内容。至此,“三个体系”变成了“四个体系”。
从“两个体系”到“三个体系”,再到“四个体系”的转变,反映了国家档案主管部门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的一个重要转变。无论是“三个体系”还是“四个体系”,档案安全体系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这也表明国家档案主管部门在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时候,把档案维护档案安全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上,档案安全已经成了档案工作的重要聚焦点。
(二)实施“三大战略”
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国家档案局在提出建设“三个体系”的同时也实施了“三大战略”。在2010年12月召开的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上,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对此做出了解释:“为了加快推进‘三个体系’建设,我们提出要实施‘三大战略’:一是‘以人为本’战略,即坚持从人民利益出发来谋划档案工作,在资源建设方面重视所有涉及人的档案的收集与保管,在档案利用方面重视所有人特别是普通群众的利用需求,在队伍建设方面重视人的价值和发展潜能;二是‘服务先行’战略,即坚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展档案工作,自觉为各级领导服务、为社会各方面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以服务带动工作发展;三是‘安全第一’战略,即始终抓住档案的安全保密不放松,把安全保密作为第一责任和基本职责,全面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确保档案安全保密万无一失。”在此之后的几次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上,都提出了类似要求。比如,在2012年12月召开的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上在部署2013年全国档案工作任务时,国家档案局要求“要继续大力实施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安全第一‘三大战略’,进一步健全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三个体系’,朝着‘建设档案强国’这一新的目标奋勇迈进。”在2013年12月召开的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上,国家档案局提出了2014年全国档案工作的总体要求,其中包括要“继续实施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安全第一战略”。
国家档案主管部门提出的“三大战略”,在其内容的表述上,虽然三个方面的内容是完全并列的,但在“安全”问题上,其文字直接用上了“第”一。也就是说,确保档案安全要排在各项工作的前面。确保档案安全是档案工作者的第一职责,档案工作者的任何一个行为首先都要考虑是否有利于自己第一职责的实现,档案工作者在做任何一项档案工作时,都要考虑是否有利于确保档案的安全,要把“安全”作为衡量各项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