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换位体验
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人民的幸福指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民的身体健康水平。要不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过去中国人被外国人视为“东亚病夫”的耻辱历史早已翻篇,一去不复返。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健康中国建设,涵盖了卫生健康事业的方方面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众所周知,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全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人民是否有健康的体魄,与经济社会,与民族、国家是密不可分的,标志着我们党对卫生健康事业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体现,作为为民服务的责任担当,聚合力、求突破、重实效,努力打造健康中国行动范本。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黄明会在题为《以人民为中心,全力推进健康中国重庆行动》一文中,阐明了三个观点,即坚持发挥党总揽全局作用,积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努力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他还说,在主管副市长的直接统领下,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决策层同心同德,引导全市各家医院,紧密联系实际,竭尽全力,抓好健康重庆行动。基于此,笔者带着采访任务,走进了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让我印象最深、也最感兴趣的是他们推行的“换位体验”活动。
一般而言,对没到过卫生精神中心的人来说,这里多少有些陌生,这里的医护人员是一群整天与各类大脑思维异常的精神病患者打交道的白衣天使。朝夕相处,人情冷暖重千斤,在他们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
有资料显示:近年来,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着力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有机整合党建资源,通过“三个转变”(由“独角戏”向“大合唱”转变,激活党建业务融合内动力;由“等安排”向“群献策”转变,挖掘党建业务融合原动力;由“少亮点”向“树品牌”转变,提升党建业务融合创造力),不断激发党组织的内生动力。进而闯出了一条以党建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之路。由此可见,党建引领是何等的重要,这是因为,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坚强的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团燃烧的火,就是一面鲜艳的旗,始终让鲜红的党旗,在中心党员心中高高飘扬!
一个精神病患者,导致发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极其复杂的。如失恋、工作压力太大,或受到意外沉重的精神刺激,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孤独寂寞无助,等等,长期压抑郁闷,最终导致精神失常失忆。这种病人的喜怒无常,其百般的痛苦状况,是正常人难以理解和想象的。
当下,因体制、机制等原因,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系统工作多有不满,意见不少,认为他们是昧着良心,一心为了赚黑心钱,不顾医德医风。以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为例,过去,基层党建活力不足,党建业务融合只是停留在嘴上。该卫生中心党委书记李小兵介绍道:之前,部分科室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存在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空洞不力的现象;还有个别科室以业务太忙为理由,还说不搞党建创新,也照样工作,过分强调业务的重要性。即使搞,也是内容贫乏,形式僵化,以至于党员们消极被动应付。应如何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切实推进“健康中国重庆行动”呢?的确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针对上述不良现象,时不我待,该中心党委多次专题研究,根据全市精神病患者逐年增多的趋势,他们决定率先在老年三科党支部推出医、患换位体验项目,简称“换位体验”。意在让广大医护人员真正感受到患者的需求和渴望。
这个项目的实施,让医护人员切身体会和感触到严重患者卧床、喂食的速度、食物异常温度以及日常需求等,有效提升医护人员的热情、周到的服务质量进而提升对患者住院的护理质量,大大改善了过去那种紧张、简单、生硬的医患关系。精神病人不属于正常人,很难与之进行情感沟通,稍有不慎,或不留意、不细心就会导致意外,甚至是不堪设想的恶果。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医护人员把每一位精神病患者当亲人,经过细心的呵护和照料,尽量减轻病人的痛苦。老年三科的这一创新做法,受到不少患者家属的啧啧称赞。一位姓林的老母亲目睹此情此景,十分感激道:“如果没有你们的辛勤付出,精心治疗,我真的不知如何是好啊!”
除此之外,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院办党支部开展的与黔江区金溪镇对口帮扶项目,让党员干部参与基层治理,帮助当地解决精神病患者社区康复和村民心理疏导健康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党办、人事、女病区三个党支部联合开展“艺术疗愈”创新项目,通过走进社区开展“阳光课堂”“圆梦心愿”等志愿者服务,促进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与医疗救治、社会救助、长期照顾以及就业服务一条龙的衔接配合,为探索构建满足精神病患者康复需要的服务网络,提出了崭新的思路。据了解,重庆精神卫生中心近三年来,党建创新项目达17项之多,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决定成败。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典型做法,尤其是“换位体验”的特色做法,体现了良好的医德医风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同时也足以证明,他们的决策层和医护人员没有闲着,而是在“健康中国重庆行动”中,事事处处以患者为中心,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切实为全市精神病患者做出了显赫的佳绩。
壮哉,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工作者,你们是一群值得树碑立传的优秀集体。你们在光荣而神圣的岗位上,坚定信仰,不忘初心,不辱使命,着实用心血谱写出了既温暖他人,又温暖自己的绚丽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