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黔江地处茫茫武陵山区,那年冬天,下起了霜雪,增添了几分寒意,使整个山区都笼罩在一片阴冷之中。
一天深夜,邬亮在金溪镇办公室全神贯注地赶写一份工作简报。忽然,妻子给他打来电话,先是亲切问候:天凉了,给你新买的羽绒服穿了吗?少抽烟少喝酒少熬夜,应多多保重身体。随后她又说:今晚辅导儿子作业,有一道算术练习题,我怎么想怎么思考,都没算出正确的答案来,如果你在家,肯定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听到这儿,邬亮心里酸酸的,眼帘湿润了。他分明从她含蓄的语气里,听出了深深的思念和牵挂。于是,他安慰道:快了,快了,团圆的日子不会太远,眼下,我必须尽力把手头的事情做好、做到极致。亲爱的,话又说回来,我们家现在的生活,比起大山里村民们的生活,不知要强好多倍,你就知足吧!自古忠孝难两全,你懂的。妻子道:我知道了……
是呀,邬亮心里有些话在电话里没法讲出来,当他下乡亲眼见到不少无助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长年累月没有家人陪伴时,心里不是滋味。想想自己的长辈、儿子现在的生活状态,比起他们却幸福多了。
采访中,笔者翻阅到一份扶贫主题鲜明,思路清晰,数据翔实的工作小结。字里行间,让我看到了工作队、看到了邬亮他们这个优秀团队,在金溪镇扶贫攻坚的奋斗足迹。可以说,是每一个队员智慧和心血的结晶。
邬亮的姓名,我没有考证过,为何父母给他取单名“亮”字?深层含义是什么?我想,亮字加上姓氏邬字的谐音(乌)组合,就别有一番寓意,可能是愿他像一块乌黑闪亮的煤,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换言之,也可理解为敞亮的阳光心态,做人做事要响亮吧。
还有,遇到关键时刻,邬亮总能想出好点子。为了切实调动工作队每个成员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张志坚采纳了联络员邬亮提出的建议,适时组织队员家属到扶贫工作地点参观。当亲人家属子女组团来金溪镇探亲后,激发了队员们巨大的政治热情和旺盛的工作干劲。大家异口同声:队领导的人文关怀,有人情味的管理,就是工作再苦累再难,也豁出去了。邬亮从家属们开心爽朗的笑声中,看到了理解与支持,更看到了扶贫工作的希望。因长辈、妻室儿女是工作队员干好本职工作的坚强后盾和停泊的温馨港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工作队到位以后,及时拟订了驻乡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制定了《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工作纪律》等,并张贴上墙。
有了制度,不能光挂在墙上,如何接地气,如何落地生根?
有一次,邬亮下村,听到驻村第一书记王云川反映关于村里面贫困户建卡的一些不公行为。他及时为第一书记撑腰,并和镇上领导一起,及时召集村支两委开会。严肃地再次阐明中央和地方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与贫困户的建卡标准及条件,该建的没建,而不该建的建了,搞错了,就必须纠正。他还语重心长地说:同志们,我们得扪心自问,千万不能叫真正有困难的老百姓寒心啊!事后,邬亮将此情向队长报告后,队长伸出大拇指肯定了一句:“小邬,你做得对。”
事隔不久,此事得到了妥善解决。让村民们看到了真正的公开、公平、公正新气象。
常言道,吃得亏,打得拢堆;吃亏是福。在工作队期间,为凝聚人心,邬亮经常把私家车拿来公用,别人借车后,他也从不收油钱,还诙谐地说:“黔江区委只给我们配了一台小车,整天走村串户哪够用呀!没事,你们只要不嫌我车破,就用呗!”还有,工作队原则要求,每一位队员,一月返一次家,遇特殊情况除外。每逢这时,邬亮偶尔也会利用在镇上过双休日的机会,自己掏腰包,请同事们到街上吃顿火锅,或到农家乐打牙祭,赢得了不错的口碑,夸他是队员们的贴心人。邬亮说:人是有思维有灵性的高级动物,人心都是肉长的,十分重感情。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大家不会不懂。寂寞的乡村夜,约几个同事聚一聚,人之常情,这也是我这个联络官联络感情的工作方法之一嘛!
另据悉,该工作队的典型做法和事迹,相继被中国人口报、人民网、新华网、华龙网、重庆日报、重庆晨报、重庆卫视等十多家新闻媒体深度报道百余次。2018年,该工作队因成绩优异,被重庆市评为扶贫工作先进集体。
上述的工作中,自然而然地凝结着邬亮的一份心血。为了改变乡村的落后面貌,为了彻底改变广大村民命运,过上好日子,为了让贫瘠的土地重新焕发出泥土醉人的芬芳,为让田野长出茁壮的禾苗,开出鲜艳的花,结出甜蜜的果,邬亮和他的同事们着实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了自己的一份炽热、一份力量。